容忍分歧,有容乃大
時間:2025-02-17 22:42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chuàng)(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人生在世,人與人之間不可能沒有分歧。面對分歧,必須冷靜下來權衡利弊;面對分歧,彼此不能為了面子失去公平正義;面對分歧,彼此不能固執(zhí)己見;面對分歧,彼此要善于客觀對待他人的想法和意見;面對分歧,必須把對方的出發(fā)點弄清楚,不能站在自己的主觀立場上當即予以徹底否定;面對分歧,必須善于換位思考,不能把自己限制在狹隘的空間里。
孔子先生在《論語·雍也》中曰:“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站得住,站得穩(wěn),那就要讓他人站得住,站得穩(wěn);如果我們想行得通,那就要讓別人行得通,我們不能當別人的絆腳石。由此可見,我們不能怕和他人有分歧,關鍵在于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彼此的分歧,關鍵在于如何讓彼此的分歧變成促進事物發(fā)展的正能量,而不是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和沒完沒了的矛盾沖突。只有讓我們站在公平公正立場上對待分歧,我們才不會在固執(zhí)己見中排斥他人的正確意見和建議;只有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們才能在分歧中獲得最大公約數中的優(yōu)化實施方案。如果我們的心眼過于狹小,彼此就難以達成共識。

只有把分歧放在秤盤星上衡量,我們才能明白無誤地認識到究竟誰對誰錯;只有把分歧放在大局和長遠利益上進行反復考量,才知道彼此分歧的差距在哪里,有價值的東西究竟是什么,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究竟是什么;只有抓住分歧之間的本質進行比較和鑒別,才不會主觀臆斷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只有坦誠承認別人的好處和優(yōu)勢,我們才不會心生嫉妒。
只有積極主動化解分歧中可能產生的矛盾,才能把彼此潛在的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只有用仁者仁心對待彼此存在的分歧,才能勇于擔當責任和義務;只有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讓我們克己慎行,才不會因為對分歧處理不當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只有用仁者仁心客觀對待彼此的分歧,才能獲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最佳效果。
只有不把分歧激化為彼此的矛盾,才是智者的正確選擇;只有將分歧大事化小事化了,才是和為貴的處事原則;只有在分歧面前求得靈活變通,才能更快形成統(tǒng)一意志的創(chuàng)新思維;只有在分歧中形成精誠團結的局面,才能在彼此的坦誠中化干戈為玉帛;只有在相互虛心學習同進步,彼此才能實現(xiàn)質的飛躍;只有把分歧變成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彼此才能獲得詩和遠方的精神愉悅享受,而不是沒完沒了你死我活的爭斗。(郭喜林)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