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網(wǎng)訊 據(jù)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大學錄取結果正在陸續(xù)發(fā)榜,今年5萬華人聯(lián)署要求聯(lián)邦 法院重新考慮平權法案對亞裔弟子升學的沖擊,使大學錄取引起更多華人關注,亦成為華人議論的焦點。
軟性因素多
學習努力成績高 但不被錄取
“GPA4.3、AP課程修了六、七門的華裔學生未必穩(wěn)進洛杉磯加大,雖然沒有明說,但如果是同等條件的其它少數(shù)族裔學生,別說進洛杉磯加大,進柏克萊加大都沒問題”。工業(yè)市上班族紀太太的女兒去年以SAT總分近2090分申請洛杉磯加大被拒,最終接受第二選擇圣地亞哥加大。說起此事,紀太太至今頗為女兒不平,“考前從來沒有一個晚上在12時以前入睡,周末從來不派對,都在上補習班,壓力一點都不比在國內參加高考(微博)的同齡人輕”,而這一切努力換來的結果卻令家長和學生失望,認為“美國大學錄取的軟性因素太多”。
華裔子弟被錄取,家長笑逐顏開時,很多人坦言對美國大學錄取標準“心里沒底”。居住亞利桑納州鳳凰城的華人工程師鄭先生大兒子今年被斯坦福大學和常春藤名校之一康乃爾大學錄取。但鄭先生透露,兒子同時申請全美近十所大學,但與斯坦福、康乃爾幾乎齊名的另一所名校卻拒收他,而與兒子GPA排名、SAT考分都差不多的另一位華裔同學,全美前20名大學一所都沒錄取。
“所以朋友們要我談教育經(jīng)驗,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講,招誰、不招誰,重點看分數(shù)、推薦信、個人陳述或族裔,這些標準只有招生委員會才說得清楚”。小兒子秋季即將升入11年級,成績優(yōu)異不輸哥哥,但鄭先生表示,對小兒子升入大學的前景仍“沒底”,申請學校“好和不好兩手準備”。
習慣“讓分數(shù)說話”
感錄取太復雜 有家長選擇中國高考
出身農(nóng)村、上世紀80年考入大學,畢業(yè)后加入早期留學生大軍的鄭先生認為,華人學子讀書一向“讓分數(shù)說話”,寒門子弟只要發(fā)憤苦讀,同樣可鯉魚躍龍門,正因如此,面對“沒有一個明確標準”的美國大學反而有無所適從之感。
在華人高科技移民云集的北加灣區(qū)開辦課后輔導學校的王女士透露,學校課后、周末的補習班學生歷來以華裔、韓裔子弟為主,但絕大多數(shù)不是成績不好,而是成績優(yōu)異、好上求好的學生,“有的學生剛進來時SAT就已2000多分,但他們想考2100、2200,甚至有的家長直接說想讓孩子拿滿分”。不過高分不是入學的保證,“現(xiàn)在很多華裔學生考了高分不一定能進好學校,但沒有高分肯定進不了好學校,只能把考分越拉越高”。
美國大學錄取讓人“霧里看花,越看越眼花”,有的華裔家長轉而為子女選擇中國高考。從中國 名校畢業(yè)后留學南加大的華人Sharon,與畢業(yè)于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的美國丈夫Ben有個混血女兒,但Sharon與先生商量后決定從一年級開始就將女兒送回中國念書,“高考內容單一,孩子只要用心念書,上好大學沒問題,在美國申請大學不僅要考試,還要做volunteer、課外活動、找人寫推薦信……太復雜”。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