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22日刊載投稿一篇文章稱,大陸現(xiàn)在景況已非同日而語,大陸游客對臺灣人的評語是人文素質高,這些會是大陸客有錢買到豐沛的名牌物質后,緊接著可能要“買”臺灣的人文價值了。
文章摘編如下:
日前開車經過臺北市內湖的重劃區(qū),看到一輛又一輛的大型游覽車都往同一個地方開,眼前來到一棟嶄新大樓,不仔細看還不知這個知名的免稅店已經矗立在眼前,原來剛剛轉入的大型游覽車都是來這的。而我好奇地想了解所謂的大陸游客團都來此做啥?原來他們都是來“血拼”。
這情景讓我回想到20多年前,我們參加旅行團,也都是這樣被帶到日本當?shù)氐拇笮兔舛惿痰曩徫,出去旅游也都期待帶回一?ldquo;名牌”。眼前這些大陸來的朋友們似乎也在走我們以前的路?也在消費我們過去的時光!
3年前有機會跟一群大陸烹飪協(xié)會的老板們一起旅行,這些老板目的是出境觀摩并學習,途中經過高速公路休息站,也看到有人出來接待,原來他們早已安排,就是要看休息站的營業(yè)模式及項目,另外也參訪了日本乳品企業(yè)。沿路還看了超市的經營甚至各種餐廳的型態(tài),看到他們求知若渴,3年來我相信這些店的營業(yè)模式都已在大陸開展了。
在路上導游曾說,下一站我們車子就到一家“奧特萊斯”,我聽不懂,后來才知道原來是 “outlet”。這些老板們買到箱子裝不下,連皮箱都得買新的了。當時買的是outlet,現(xiàn)在恐怕非當季品都不買了。
大陸現(xiàn)在景況已非同日而語,每日從《旺報》上看到大陸游客對臺灣人的評語是人文素質高,常說“請、謝謝、對不起”,可有禮貌了,不像自己到處大嗓門地吼,這些會是陸客有錢買到豐沛的名牌物質后,緊接著可能要“買”臺灣的人文價值了。(高淑芳)
責任編輯:吳麗秋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