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物局14日透露,因年代久遠加之風吹雨淋,河北境內長城已“有恙”。為此,該省于今年啟動對境內3處長城的維修保護工程。
據河北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處處長劉智敏介紹,目前,河北現存自戰(zhàn)國至明朝各個朝代的長城,其中以明代長城最著名。該省擁有明代長城最精華的部分,其中有許多享譽中外的著名段落,如有“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且長度相對其他省份較長,河北現存明代長城約1300多公里,關隘1000余處,各類單體建筑5000多處。
劉智敏說,河北今年將對境內3處長城進行維修保護,包括紫荊關長城二期工程、萬全右衛(wèi)城和義院口明代長城。目前這3處長城的修復保護方案已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批,正在籌備施工單位招投標、材料采購等工作。
劉智敏介紹說,河北此前一直在進行長城維修保護工程,且更加系統(tǒng)規(guī)范。截至目前,該省已對金山嶺長城、山海關長城、淶源烏龍溝長城、董家口長城、大境門長城以及紫荊關長城等6處長城進行過維修保護。
另悉,目前雨后坍塌的大境門長城主體已修復完工,明年春季就可重新對游客開放。2012年8月6日,受河北多輪強降雨影響,張家口市具有500多年歷史的大境門長城西段城墻發(fā)生嚴重坍塌,坍塌長度為36米,總面積達792平方米,大境門景區(qū)被迫關閉。(申玲敏)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