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新中國第一代國腳李元魁去世 花甲之年轉型成為足球解說員
時間:2021-08-16 09:46   來源:愛福清網(wǎng)   責任編輯:凌君
  原標題:新中國第一代國腳李元魁去世 花甲之年轉型成為足球解說員
 
  13日傍晚,據(jù)@評述員詹俊在社交網(wǎng)絡透露,新中國第一代國腳、天津足球名宿、著名足球解說李元魁先生去世,享年87歲。
 
  李老結緣足球70多年,從球員到教練,或是領隊和官員,他是國內(nèi)足壇的泰斗級人物,而花甲之年轉型成為足球解說員,更是讓這漫長歲月中的堅持與守望,成為了他一生的羈絆。
新中國第一代國腳李元魁去世 李元魁個人資料職業(yè)生涯回顧
  很多人以為李老是土生土長的天津人,但實際上,他出生于1934年,是地道的北京人。少年時在北京的教會學校接受教育,幸而與足球曼妙結緣,青蔥年少時親歷開國大典,預示著他為新中國奮斗的一生。
 
  歲月的流逝在那個年代顯得波瀾不驚,足球卻最終改變了李老的一生。1954年,他作為新中國第二批被選派留學匈牙利的年輕球員,開始了漫漫求學之路,那里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足球理念,無可比擬的球星,不可一世的黃金之隊。
 
  他們曾有幸與普斯卡什、柯奇士、希代古提、齊博爾和博日克等球星同場競技,近距離感受了當時最為震撼的類424陣型,這也正式開啟了李老與足球血脈相連的一生。
 
  1957年國家隊分成一隊和二隊,分別駐扎在北京和天津,而李老所在的二隊被分配到了天津,他也就此成為了天津足球開山鼻祖級的人物。
 
  在之后40多年的時間里,李老從球員到教練,也是天津足球職業(yè)化時代的重要奠基人。
 
  新世紀的前夜,李老已經(jīng)65歲,到了該退休的年紀,盡享天倫之樂。然而與足球共同走過的50年,讓他無法割舍,在他看來,這一輩子,最快的時光就是與足球相伴的日子。
 
  所以在1999年,花甲之年的李老決定,遠赴重洋來到新加坡,加入ESPN中文臺,成為了一名足球解說嘉賓。
 
  據(jù)李老自己回憶,ESPN那邊對于嘉賓的要求很高,他是憑借1982年自己獲得的FIFA高級教練員培訓班的證書,才得以獲得這樣一個機會。
 
  對于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來說,學習新鮮事物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惰性還會時刻阻礙著他們的進步。但是李老憑著對足球的一腔熱情,開始學習使用電腦,也在逐步加強自己在鏡頭前的語言表達能力。
 
  萬事開頭難,李老第一場直播的球,是一場意大利的聯(lián)賽,漫天的大霧讓人無法分辨現(xiàn)場的情況,初來乍到的李老也有些緊張,半場幾乎沒說一句話,相關負責人都在互相詢問:“李教練怎么不說話啊 ?”
 
  當然這只是一個小插曲,在逐漸適應了解說的節(jié)奏之后,他逐漸成為了中文臺的標桿性嘉賓。
 
  在那火熱的英超歲月中,詹俊+李元魁的黃金搭檔,陪伴著無數(shù)華語區(qū)的球迷,度過了人生中最值得回憶的看球時光。
 
  邁入70歲之后,時間仿佛突然加快了腳步,球迷們忽然意識到,原來李老已經(jīng)年逾古稀,一步步接近耄耋之年。但是依舊精神矍鑠的他,從沒有放下晚年的這份愛好與職業(yè)。
 
  2007年他離開新加坡,回國之后先后又在天盛、新浪、樂視、PP體育等平臺,為球迷們帶來了十余年的英超評述。
 
  在李老看來,四世同堂的他,已經(jīng)云淡風輕,平日里沉默微言,與兒孫的嬉鬧也只是短暫的生活插曲。于他而言,最能讓他提振精神的,還是足球。
 
  他仍然保持著老一輩看書讀報的習慣,密密麻麻的資料筆記鋪滿了書桌……
 
  有人曾問起李老,走過漫長歲月,自己有何感想之時,李老只是淡淡地說,我這一生沒離開球,沒離開足球。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wǎng)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wǎng)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wǎng)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wǎng)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