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兇手》已經漸入佳境。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自從趙麗穎飾演的沈雨這個角色出場以后,劇情明顯開始提速了。
那么,到底誰是連環(huán)殺人案的真正兇手?
意料之中?
還是情理之外?
迷霧重重之下,我們針對五大人物,一一解析。
1、何偉光。
這個人物剛出現的時候,就差在腦門上寫著四個字:
我是兇手。
其一,他手上有著和兇手一樣的傷疤。
其二,體型、外貌(戴著口罩)都很像當年的兇手。
其三,從和藥物推銷員爭吵來看,精神上有明顯的小小缺陷。
既有符合兇手的體貌特征,又有作案的潛在可能性。
所以夏木和冷小兵對于他產生了很大的懷疑,沒有問題。
但是很明顯,他的嫌疑,很小。
首先,出場時間過早。
一部16集的劇集,僅僅6集的篇幅,就拉出了背后真兇,那么懸疑元素,將大大降低。
不符合電視劇創(chuàng)作的普遍原理。
其次,他的作案動機嚴重不足。
這是一個相對突兀的人物,和其他人幾乎沒有任何關聯性。
因此,何偉光是背后真兇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2、肖華軍父親。
可以看出,肖華軍的父親,有著嚴重的暴力傾向。
而且屢有前科,多達“十進宮”。
但是這個人物,和肖華軍一樣,都是一個“工具人”。
什么工具人?
為了引出沈雨這個角色的“工具人”。
除了這個作用之外,肖華軍父親和何偉光一樣,和主線人物關聯不大。
如果他是當年的連環(huán)殺人案兇手,有太多的地方解釋不過去。
3、沈雨。
十七年前,還是一個中學生的沈雨,就曾短暫出場。
成年后的她,成為了一個心理醫(yī)生。
從她和肖華軍的“交往”來看,顯然她并沒有那么簡單。
首先,她作為一個心理醫(yī)生,有著太多的秘密。
父親消失之謎,照相館帶血的照片,以及后面的無數回憶。
其次,她對于信息的把控,以及反偵察能力,有點令人咂舌。
夏木跟蹤沈雨時,曾跟丟了半個小時。
我們不妨回看一下,夏木是怎么跟丟的:
夏木和同事坐在沈雨樓下的車里時,沈雨就已經發(fā)覺。
之后沈雨下樓,她對于夏木的跟蹤明顯是知曉的。
那么怎么甩掉夏木?
她故意引夏木進入菜市場存放大量豬肉的地方,使得夏木病癥發(fā)作。
沈雨又是怎么知道夏木有這種病癥的?
就是第一次見面時。
夏木和冷小兵去見沈雨,當時有個病人精神失控,流了不少血。
冷小兵和沈雨握了手,而夏木身體極度不適,就沒有握手。
這個微小的細節(jié),沈雨觀察到了。
當然,十七年前的沈雨,還是一個中學生,她不可能是直接的兇手。
但會不會是她父親的“幫兇”?
比如她幫父親處理掉了很多遺留的物品和痕跡。
不是。
因為那樣,即使她的回憶,設定為精神分裂的妄想的話。
那么她在朋友刀刀面前,說過這樣一句話:
父親為什么會離開我?
這句話應該是真情流露,沒有作假的必要。
說明她對當年的內情并不知曉。
4、高鵬。
對于高鵬的懷疑,很多人都只停留在了印象層面。
劇中對于高鵬,給了很多的“懟臉”鏡頭。
而這些鏡頭都無疑指向六個字:
這個人,不簡單。
不過我還是傾向于他只是出于劇情需要的“故布疑陣”。
首先,高鵬是刑警隊大隊長,身份特殊。
其次,絲毫看不出他有任何的作案動機。
那么他,有沒有可能是當年案件的知情人呢?
比如,夏金蘭遇害時,樓下的那個報警電話,是不是他打的?
不會。
因為能打出那個電話的,要么是兇手自己,要么是兇手的幫兇。
高鵬無論是哪個身份,都毫無道理和邏輯。
5、照相館老板。
照相館老板有問題,第一集中就給出了線索。
沈雨和同學們到照相館取照片,她拿到的照片上面有血跡。
這就是一大嫌疑的來源。
其次,在那個年代(2000年),有單反的,要么是攝影的發(fā)燒愛好者。
要么,是從事攝影相關行業(yè)的,比如照相館老板。
再加上兇手每次行兇時,都要給受害者打上肌松劑,露出微笑的面容。
并且拍照“留念”。
說明這個人,有著特殊的癖好或者畸形審美。
所以說,照相館老板的嫌疑,是極大的。
那么這個從未露出真正面容的人到底是誰?
6、沈雨的父親沈海洋。
這應該才是連環(huán)殺人案的幕后真兇。
分析這個人物的可能性,應該套用下面這句話:
和前一條分析結合,我傾向于,他就是照相館老板。
第一,兇手手上的傷疤,和沈海洋高度吻合。
第二,沈海洋的妻子從未露面,到底怎么了?沒有交待。
第三,沈海洋“出逃”時,讓沈雨抹掉了自己所有的痕跡。
第一說明沈海洋和兇手的特征吻合,第二說明沈海洋可能曾經因為妻子的變故遭受過刺激,第三,說明沈海洋真的發(fā)生了大事,比如“作案”。
和女人私奔什么的,只不過是一個說辭。
他對于沈雨的現狀很了解,說明他并沒有走遠。
他給沈雨寄來的禮物,其實就是作案后的順手拿走的“紀念品”。
所以沈海洋一直就在沈雨的附近,比如照相館。
可是疑點又來了,沈海洋怎么才能和照相館的人是一個呢?
精神分裂。
妻子發(fā)生的重大變故(極有可能遇害身亡),嚴重刺激到了他。
全劇中,一直在強調精神創(chuàng)傷,比如夏木、肖華軍都是如此。
片頭的照片也透露出信息:
兩個人一模一樣。
藍色條紋衫的人手拿針管,是行兇者;
白大褂的醫(yī)生拿著話筒,來報警;
沈海洋一直在為自己的兩個人格作斗爭,一個想殺人,一個想救人。
還有證據:
雙層床,上面放著箱子,顯然只是住了一個人。
注意床下的鞋,一模一樣,對立而放。
說明什么?
一個人完全對立的兩面。
而且,片尾的字幕里,圈著的人名里面,沈海洋的名字都在其中。
還有沈海洋少年的演員。
這可能說明,沈海洋的精神分裂,可能來自于兩個方面:
一是童年陰影;
二是妻子遭遇重大變故。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小編的個人猜測,歡迎大家討論。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