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蘇青的這種“強”,卻沒有讓人覺得有攻擊性,更沒有咄咄逼人。
而是遇事說事,遇理說理。
談吐和為人處事,有種讓人說不出的舒適感。這一點,還是跟以往國產劇里的“霸道”女強人有著本質不同的。
而另外要說的,就是蘇青教育孩子的方式。
蘇青沒有因為自己是父母,就以為她做的一切就一定都是對的。也沒有把她以為是對的那一套,就強加到孩子身上。
更難能可貴的是,蘇青在孩子出現問題時,首先反思的永遠都是自己。
蘇青的這個閃光點,尤其再和海陸飾演的秦薇一比,就凸顯得愈加明顯。
在昨天更新的劇情里,秦薇為了讓孩子進勝園,到處托關系。
好不容易托到一個關系,為了給對方留下“好”印象,秦薇不惜杜撰了自己丈夫的事業(yè)。
把一個平平無奇的程序猿,說成了大公司的CEO。但最叫人無法接受的是,秦薇還讓女兒來配合她的謊言。
把事先準備好的謊言話術,叫一個六歲的孩子,當著外人的面,一本正經地“演”出來。
看著這一幕,真是說不出的唏噓。
秦薇教給孩子的,除了自卑,謊言,還有什么?
而同樣是面臨著升學,蘇青在兒子一路過關斬將順利拿到勝園錄取通知時,她卻猶豫了。
因為兒子的發(fā)散思維太欠缺了,如果這樣的孩子,進了一個更重視應試教育的小學,想象力是不是會更匱乏?
蘇青開始反思自己,也開始重新審視這個選擇。
秦薇爭得都有些偏執(zhí)的勝園名額,就這樣被蘇青放棄了。
或許看到這,可能有人會說,蘇青她有選擇的資本,也有放棄的資本。
但你們有沒有想過,這資本,也是蘇青白手起家奮斗過來的。
除了人設和教育孩子的方式討喜外,蘇青還有一個最討喜的地方,那就是理性和硬氣。
她的理性和硬氣,尤其在面對丈夫出軌時,表現得格外明顯。
蘇青跟李修平是校園愛情,倆人一畢業(yè)就結了婚。一結婚,他們就開始攜手打拼事業(yè)。
可以說,他們兩個人,都見證了彼此最落魄的時刻,也見證了彼此最閃耀的時刻。
但就是這樣一對人人艷羨的事業(yè)型夫妻,卻因為丈夫出軌女秘書,竟戛然而止了。
從發(fā)現丈夫出軌,到揪出其出軌對象,蘇青在整個過程中,有失望,有痛苦,更有不相信。
但這些情緒,都被蘇青的理性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里。
沒讓情緒失控,更沒讓理性走位。一出軌,就絕不原諒,絕不妥協。
正因如此,即便面臨婚姻破裂,蘇青憑借著理性和硬氣,也始終將主動權緊緊地握在手里。
02:蘇青硬氣的背后,是獨立的女性精神
在這部劇里,蘇青就妥協過兩次,
第一次,是為了孩子,選擇了辭去工作。
明面上看,蘇青的這次辭職,是經不住丈夫的軟磨硬泡才有的妥協。
實際并不是。
真正讓她妥協的,是孩子。
看著兒子小夫患上肺炎,卻還要強裝懂事地讓她去工作。
作為母親,會為兒子的懂事感到欣慰。但更多的,還是會為自己的缺席,不斷自責和愧疚。
在母親身份與律師工作之間,蘇青選擇了母親身份,這是她身為母親的天性。
第二次妥協,是放棄離婚。
在知曉丈夫出軌的那一刻,蘇青是鐵了心地要離婚。這種執(zhí)著,多多少少都帶著點憤怒與恨意。
但有兩個孩子,要離婚又談何容易?
因為撫養(yǎng)權牽扯出來的一系列風波,尤其是小夫的那次縱火,再一次把蘇青推向了兩難的境地。
是選擇孩子,還是選擇自己?
蘇青看著兩個孩子,到底還是妥協了。那一句“我不離婚了”,聽著就讓人絕望。
蘇青能在所有人面前硬氣,不論是客戶,還是丈夫。
唯獨到了孩子面前,她的硬氣,都化成了軟肋。但孩子,能讓蘇青一直妥協嗎?
并不會。
蘇青這個角色真正有魅力的地方,就在于她是一個成長型的角色。
她一開始,或許會為了孩子犧牲自己。
但等蘇青意識到,這種犧牲,實際并沒有什么價值,反倒只會讓她更不開心時,她又會及時反思。
蘇青為了孩子全職,但這個全職又換來了什么?
是自我價值的迷茫,還有孩子信仰的缺失,誰說只有全職才能照顧孩子?
比起犧牲自己,換來的熱湯熱飯,還有輔導作業(yè)。
努力為自己喜歡的事業(yè)奮斗,努力成為孩子前行的榜樣,才更適合蘇青,更適合小夫和小文。
為了孩子全職不適用蘇青,同樣的,為了孩子,選擇妥協婚姻也不適用她。
因為丈夫出軌,蘇青無法再接受他,更無法愛他。做不到接受與愛,又談何扮演好妻子的角色?
貌合神離的婚姻,只會讓家庭關系變得畸形。
一個做不好妻子的母親,一個做不好丈夫的父親,真正影響的,還會是孩子。
蘇青不想因為孩子,就委屈自己。
也不想因為自己,從而影響孩子。
一個母親,能從復雜的家庭關系里抽離出來,真正理性地為自己考慮,十分的不易。
蘇青,是一個很獨立的女性,她不依附于任何人生存。
這種獨立,不僅僅是體現在物質上,更體現在精神上。
不把愛和物質,都依附在丈夫身上。所以在知曉丈夫出軌時,她能毫不猶豫地提出離婚。
能讓李修平這么一個精打細算的商人凈身出戶,蘇青的理性和獨立,是打動他的關鍵。
對丈夫,蘇青不依附。
對孩子,蘇青也做到了獨立不依附。這種親情關系,才是最舒適的。
03:看了朱璐曦與何曉涵,才知蘇青的獨立,對婚姻多重要
朱璐曦與何曉涵,就是兩種“不獨立”。
富二代朱璐曦,從小生活在國外,家境優(yōu)越,被父母寵成了公主。
但就是這種過分的保護,過分的優(yōu)越,才把朱璐曦養(yǎng)成了只有錢,卻不諳世事的小女孩。
朱璐曦的單純和天真,讓她成了“鳳凰男”馮道成的獵物。
馮道成固然是朱璐曦婚姻悲劇的始作俑者,但在這樁婚姻里,生生把自己活成“巨嬰”的朱璐曦,才是根源。
如果她沒有把錢,把人生,全都交給馮道成。更沒有從里到外,都完全地依附他生活,那這樣的悲劇,還會發(fā)生?
精神的不獨立,生活的不自理,就沖這兩點,即便沒有馮道成,朱璐曦的婚姻也難幸福。
朱璐曦同何曉涵,她們兩個,就是兩種極端。一個低嫁,一個高嫁,但都過得不幸福。
如果說朱璐曦過得不幸福,是因為精神不獨立,那放在何曉涵身上,就是經濟不獨立了。
何曉涵是高嫁;
她連一個本科學歷都沒有,沒結婚之前,就是一個小護士,自身的家庭條件更是一般。
但丈夫就不一樣了,田思揚是博士畢業(yè),學歷高,工作也體面,是大醫(yī)院外科好手。更重要的是,婆家條件好。
就因為這些,何曉涵婚后就一直遭受著婆婆的精神打壓。長期遭受這種精神打壓,讓她患上了抑郁癥。
對婆婆的數落,何曉涵向來是敢怒不敢言,為什么?
因為她現在的體面生活,都是婆家給的。一懷孕,何曉涵就選擇了全職。沒有收入,談何底氣?
連吵個架,搬回自己的婚房,都要被大姑姐內涵,這房子是田家買的,不是她買的。
如果何曉涵有自己的事業(yè),面對婆家,是不是就有底氣了?
所以,女人不管是高嫁還是低嫁,在婚姻里,都應該做到經濟獨立與精神獨立,這才是婚姻長久的真相。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