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徽黃山千年石壩遇干旱露出水面 漁梁老街曾經繁榮一時
古時徽州的主要交通運輸就是從漁梁啟程,沿著練江入新安江直達杭州等地,漁梁老街曾經繁榮一時。
由于近期高溫及干旱天氣,藏在水底的秘密浮出水面。曾經在練江水面下巨大的花崗巖石條和石釘顯露了出來,
資料中查出漁梁壩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攔河壩,距今已經有了將近1400年的歷史。漁梁壩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它也是歙縣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
究竟古人花了多少年、多少人力物力拼接出這個工程呢?漁梁壩是令人震撼的古代工程,石條與石板之間的燕尾榫緊緊相扣,從而形成一個整體,任憑一千多年來河流洪水的沖擊,至今仍然屹立不垮。
古人能夠將木料榫卯的工藝用在石頭上渾然一體,不由要給我們那時艱辛的工匠點贊。
漁梁壩長138米,底寬27米,頂寬4米,整體的水壩全部是用花崗巖條石堆砌而成,石條之間用石制的燕尾鎖和元寶釘固定。
燕尾鎖中間窄兩頭寬,剛好用來卡住相鄰的兩塊花崗巖石;元寶釘是垂直的石墩,像釘子一樣固定住了上下的兩層巖石。上、下、左、右緊密相連,從而在河面上攔腰形成了一個堅固的壩體,任憑千年來的水流沖刷依舊未曾改變。
木頭有榫卯結構,沒想到石頭也可以這樣,只是當初的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