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到底能不能說端午快樂?開心就好 何必糾結
似乎每年端午節(jié)都會圍繞這個話題討論一番,似乎每一年都有人認為,說“端午節(jié)快樂”是對前人的大不敬。
其實昨天我就寫了這樣一篇文章,出現(xiàn)“群情滔滔”的局面,也是槐序姑娘我萬萬沒想到的,所以覺得有必要再談談這個話題。
言歸正傳,我們先說端午節(jié)的起源。
中國星宿文化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那個時候人們崇拜日月,以及龍的傳說。聰慧的古人根據(jù)星辰的運行軌跡、位置,將黃道、赤道以區(qū)域細分為“二十八宿”,在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即“蒼龍七宿”。
“蒼龍七宿”的出沒周期與一年四季相一致,春季于東方抬頭,夏季于南方騰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隱沒于北方地平線下。
而端午正是“飛龍在天”,蒼龍的主星“大火”高懸正南中,龍氣最盛,是大吉之日,所以人們每每慶祝,比我們今天過年要熱鬧。
別問我怎么知道的,因為有個東西叫歷史和文化。
《易經(jīng)·乾卦》第五爻載有“飛龍在天”、《堯典》中的“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夏小正》中的“五月初昏大火中”,講的都是端午節(jié)時的天象。
另除了星宿以外,大約在南北朝時期,端午節(jié)就被賦予了更多內涵,比如紀念屈子、伍子胥、介子推和孝女曹娥等。
順便說一下,“寒食節(jié)”是紀念介子推的,因晉文公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來受封,介子推抱樹而亡。所以“寒食節(jié)”要禁火,這個在清明節(jié)前我就寫過了。
“寒食節(jié)”能紀念介子推,“端午節(jié)”自然也可,東漢蔡邕在《琴操》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但民間以端午節(jié)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最廣,他是偉大的愛國詩人,鐵骨錚錚,在5月初5這一天,看著楚頃襄王倉皇出逃,在絕望中投汨羅江殉國。至今讀來仍感深深敬佩!
但我還是想說,我祖上不姓羋,也和介子推、伍子胥不同宗,我喜歡屈子的楚辭,敬重他的為人,可我不會每年都去祭奠他。我們的愛國詩人很多,杜甫、陸游、辛棄疾、岳飛、文天祥、戚繼光,他們的精神一直在鼓舞著我,我確實也做不到每年都記得他們的祭日。
端午節(jié)我們家庭聚會歡慶的時候,甚至沒有一次提到過他們,我們都是其樂融融的祝福每個人都快樂。
從人文歷史角度講,這些偉大的詩人、先賢都值得我用一生去歌頌,并會告訴我的子孫他們的偉大之處。
順便也再說一點,端午節(jié)掛艾草的習俗,有一種說法是源于黃巢,他率軍攻城時,為了避免傷及無辜,便叫百姓在家門口插艾為暗號,于是就有了這個風俗。
其實,在2015年自媒體元年以前,大家都說“端午節(jié)快樂”的,中國歷史上從沒有“端午安康”這種說法。在此之前,我們的作文題目往往就是“端午節(jié)快樂”,甚至比較正式的場合也這么彼此送祝福。
當然,文化是有演變過程的,隨著網(wǎng)絡的發(fā)酵,一些官媒(如央視)也開始用“端午安康”了,未來也許就成為了一種共識,這無可厚非。
。▉碓从诎倏疲
哪怕就是在上一篇文章內,姑娘我也是強調,不要過于上綱上線,說“安康”很好,說明有敬畏之心,說“快樂”也沒錯,我們都說了許多年了。
端午節(jié)是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早已經(jīng)被列入非遺,在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里,春節(jié)我們要回鄉(xiāng)祭祖,清明節(jié)本身就是祭懷先人的節(jié)日,所以就別再把端午節(jié)也搞得這么嚴肅了。
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端午節(jié)”還是青年男女戀愛的節(jié)日呢,這一天處對象的男生都會把女生接到家里,著彩衣,戴五彩繩,掛彩葫蘆,喜氣洋洋。
這一天不快樂,還要什么節(jié)日才快樂呢!
自從網(wǎng)絡發(fā)達以后,好多事情都變了味,“母親節(jié)”的時候我發(fā)文祝福,就有讀者說這是國外的節(jié)日,又被罵了一通。實際上,三八婦女節(jié)、六一兒童節(jié)等諸多節(jié)日,都是國際共有的,有時候格局大一點,多學點文化,看問題就不會人云亦云了。
最后還是要重申一點,說“安康”自然很好,說“快樂”也沒什么大不敬,畢竟我們中國最不缺愛國詩人,如果排下來每一位都要祭懷,可能會打亂正常生活,要不就誰家祖先誰拜好了。
情懷和精神我們領悟,也會時常追思,以慰先賢,并堅定地把這種精神傳遞下去。
如果先賢有靈,知道我們今天過得很好、和快樂,我想他們也會很欣慰的。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