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英雄惜英雄! 劉備與關張二人結義令他如虎添翼
本文根據一些歷史故事來佐證三國時期劉關張的真實情誼,其中引用“求田問舍”等故事可能有些牽強,只是提供一個新的視角而已。
“桃園三結義”的真實關系分析
按照《三國志》中關羽和張飛的傳記記載,年少時的關羽因犯了命案從家鄉(xiāng)河東解縣逃到了河北涿郡,在這里結識了張飛,因為年長被張飛當作兄長對待。后來黃巾起義爆發(fā),少懷大志的當地豪杰劉備在涿郡起兵參與鎮(zhèn)壓起義,關羽和張飛一起投奔到了劉備帳下。
《先主傳》這樣評論道:“劉備喜歡交結豪俠,少年爭相依附。”從后來我們知道,關羽、張飛都是被稱為“萬人敵”的猛將,在剛剛起兵的劉備帳下,自然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劉備在剛剛起兵就得到了這樣兩位臂膀,對他們另眼相待也就是不難想象的了!蛾P羽傳》在描寫三人的情誼寫到:“劉備起兵時,關羽、張飛替他上陣御敵……劉備常常與二人同榻就寢,像親兄弟一樣。關張二人也不避艱險,侍奉劉備。”
宋人辛棄疾的《水龍吟》里有一句名句:“求田問舍,怕應羞間,劉郎才氣,可惜流年。”這里的劉郎指的就是劉備,詞中的典故可在《三國志•呂布傳•附陳登傳》中找到:劉備后來依附劉表,有一次在和劉表、許汜談論天下豪杰的時候,許汜說他以前避亂經過徐州的下邳城去看望陳登,但陳登沒有待客之道,好久都沒有和他說話,自己睡在大床上,卻讓他睡在下床。劉備聽后對他說道:“你素來有國士之名,F在天下大亂,連帝王都流離失所,他希望你能有心憂國家,匡扶朝廷之志,你卻向他談論一些田宅房屋的事情,又沒有什么新意,這是他所忌諱的,哪有理由讓他和你說話?如果是我的話,我會在百尺高樓上高臥,而讓你睡在地上,就不僅僅是上下床的區(qū)別了!”兩相對比,一個是自臥百尺高樓,讓別人臥于地上,另一個是同床共寢,親如兄弟,不難看出劉關張之間的情誼很深厚,就像《三國演義》中寫的“雖為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xié)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那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劉備對關羽、張飛的認可度很高。在《云別傳》中也有趙云剛投劉備時,劉備與他“同床眠臥”的記載。
在《三國志•周群傳•附張裕傳》記載的一個故事也可以佐證劉備與關羽的情誼深厚。張裕原為劉璋從事,劉備與劉璋在涪城相會時,張裕也在旁邊,劉備看張裕滿臉胡須譏笑他是“諸毛繞涿居”(諧音“豬毛繞嘴居”),張裕當即予以反擊,說劉備是“潞涿君”(諧音“露嘴君”),譏諷劉備沒有胡須,所以嘴巴露在外面,劉備因這件事很生氣,后來借故將他處死。其實張裕這個人很有才華,劉備要處死他時,諸葛亮詢問張裕的罪名,劉備答道“芳蘭生門,不得不鉏”,這和“莫須有”的罪名很像,意思是說賢能之士生性抗直,時有違迕,為上者將不能容忍,勢必去之!蛾P羽傳》中有“美須髯”的記載,諸葛亮曾在給他的一封書信中稱他為“髯公”,相比于張裕,關羽不僅能與沒有胡須的劉備和諧相處,而且屢次被委以重任,可見二人脾氣相投,有英雄惺惺相惜之意。
關羽、張飛投奔劉備后,也就開始了輾轉各地的生涯,而劉備在起兵前期一直過著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生活,如同孔子自嘲“累累如喪家之犬”。直到公元194年曹操征討徐州未果不久后陶謙病死,劉備成為徐州新的主人,才有了屬于自己的安身之所。在這個過程中,雖然關羽、張飛具體做了什么事,已經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二人一直不辭勞苦地追隨劉備,至于《三國演義》中描寫的“溫酒斬華雄”、“三英戰(zhàn)呂布”也都屬于虛構的情節(jié)。華雄是董卓的都督,在陽人(今河南林汝以西)被孫堅所部圍殲;“三英戰(zhàn)呂布”則是羅貫中為了體現“桃園三結義”的情誼和呂布的勇猛所虛構。但是不可置疑的是,隨著劉備在漢末亂世中逐漸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時,作為他麾下最重要的兩員大將也逐漸嶄露了頭角,并逐漸被人稱為“世之虎臣”。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