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biāo)題:楊貴妃生死之謎 她真的逃到日本去了嗎?
楊玉環(huán)大家都知道,歷史上說她死在馬嵬坡,而且是自盡而亡,但后來又陸續(xù)流傳出一些別的說法,比如逃亡到日本,吞金而死等等,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這些說法!
至于楊貴妃的死,一種觀點認(rèn)為,楊玉環(huán)或許死于佛堂!杜f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領(lǐng)陳玄禮等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后,以“后患仍存”為由,強(qiáng)烈要求賜楊玉環(huán)一死,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后只好下令。楊貴妃“遂縊死于佛室”。
也有人覺得,楊貴妃也可能死于亂軍之中,一些唐詩中的描述看出。杜牧的“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溫庭筠的“返魂無驗青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等很多詩句,都認(rèn)為楊貴妃被亂軍殺死于馬嵬驛,而不是被迫上吊而死。
有人稱,楊貴妃的死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有人說她實際上是吞金而死。(很多人不理解吞金而死是什么意思,小編在這里解釋一下吞金而死,吞金自殺是一種艱難的死法。黃金單質(zhì)對于人沒有毒性,只是黃金比重大,下墜壓迫腸道,不能排出,而一時又不會致命,吞金者是疼痛吞金 難忍折磨而死。另一個可能性:黃金進(jìn)入消化道后,劃破了消化道使人死亡。)這個說法只是出現(xiàn)在劉禹錫所作的《馬嵬行》一詩。
劉禹錫詩中有段寫道:“綠野扶風(fēng)道,黃塵馬嵬行,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乃問里中兒,皆言幸蜀時,軍家誅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回轉(zhuǎn)美目,風(fēng)日為天暉。貴人飲金屑……平生服杏丹,顏色真如故。”從此詩看,楊玉環(huán)是吞金而死的,陳寅恪先生曾對這種說法頗感新奇,因而在《元白詩箋證稿》中提出質(zhì)疑。陳氏懷疑劉禹錫聽作《馬嵬行》一詩,是流于“里中兒”,所以會有很多說法?墒,陳氏也沒有排除楊貴妃在被縊死之前,也有可能吞過金,所以“里中兒”才一傳十,十傳百。
外,還一種說法覺得,楊貴妃沒有死在馬嵬驛,只是被貶為庶人,并被下放于民間。俞平伯先生在《論詩詞曲雜著》中對白居易的《長恨歌》以及陳鴻的《長恨歌傳》作了考證。他本人認(rèn)為白居易的《長恨歌》、陳鴻的《長恨歌傳》之本意,蘊(yùn)含著另一種意思。假設(shè)以“長恨”為篇名,寫到馬嵬就不寫了,何苦還要在后面假設(shè)個臨邛道士和玉妃太真呢?從而俞先生認(rèn)為,楊貴妃并未死于馬嵬驛。當(dāng)時軍中正亂,人不明去向,只有金銀散落一地。詩中詳細(xì)說明了唐玄宗“救不得”之因,因此正史所載的賜貴妃一死,當(dāng)然絕不會有。
陳鴻的《長恨歌傳》所言“使人牽之而去”是說楊貴妃被使者牽去藏了起來。白居易《長恨歌》說玄宗回長安后要為楊貴妃重造陵墓,結(jié)果是“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連尸骨都找不到。這就更證實了貴妃也許是被人救出。令人深思的是,陳鴻作《長恨歌傳》時,恐怕后人不明其故,所以重點突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紀(jì)》在”,而“世所不知”者,今傳有《長恨歌》。這分明是暗示楊貴妃沒有在馬嵬驛死去。
還有一種說法是,楊貴妃最后逃亡漂泊到日本。最終在日本安度晚年。早在二十年代, "紅學(xué)家"俞平泊先生在《長恨歌》和《長恨歌傳》的質(zhì)疑等文章中指出,楊貴妃可能并沒有死在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
文章指出,在日本不僅有楊貴妃的墳?zāi)梗有楊貴妃的塑像。而且,現(xiàn)今的日本沿海邊有一個叫做"久津"的村子,以"楊貴妃之鄉(xiāng)"而聞名。這里有一個傳說,當(dāng)年楊貴妃在馬嵬坡兵變的形勢下,一名侍女代替她死了,楊貴妃在別人幫助下,乘船離開了大唐,經(jīng)過漫長的時日漂泊至一個村子,就是如今的日本山口縣久津。山口百惠就是山口家族的一員,看來她聲稱自己是楊貴妃的后裔不是空穴來風(fēng)的。
日本一些文學(xué)作品中,南宮博的《楊貴妃外傳》和渡邊龍策的《楊貴妃復(fù)活秘史》中,有類似的描述,他們推測楊貴妃沒死而逃到了日本。
日本世代流傳的這些傳說實在出乎我們的意料,而且所有傳說都找不出破綻,一個中國的貴妃竟然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她的墳?zāi)购退芟,這是不可否認(rèn)的事實。難道楊貴妃真是逃去了日本?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