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家貓的祖先最早生活在古埃及和波斯地區(qū),在四千多年以前,這片土地出現(xiàn)了早期的農(nóng)耕文明社會。
人們在收獲了糧食作物后,為了防止糧食被像老鼠之類的嚙齒類動物所破壞,便會在房子和農(nóng)田附近放置些貓愛吃的食物,久而久之,貓和人也就形成了共生關系,慢慢地也就被人類馴化。
貓保護了糧食,人們也對它給予了崇拜。古埃及的法律曾規(guī)定,殺死一只貓會被判處死刑,如果誰家的貓死了,就會有專門的祭司去檢查貓的尸體,以確認它是否是自然死亡。
很多人都會認為,中國的貓是從古埃及傳入的,但其實早在西周時期,中國的本土就已經(jīng)有貓的存在了。詩經(jīng)里的《大雅》篇里曾經(jīng)有記載:“有熊有羆,有貓有虎”,而《禮記》里也曾提到:“迎貓,為其食田鼠也”,所以可見中國的貓并非都是來自古埃及。
但先秦時期的貓卻并不是現(xiàn)代常見的家貓,而是一種野貓。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馴化后的家貓,但這種貓的馴化程度并不是很高。所以但漢至唐的時期,貓只是一種小眾的家畜。
人們大規(guī)模養(yǎng)貓則是在唐初時期,這一時期波斯貓和印度貓傳入中國,貓也就成了一種常見的家畜。
為什么不吃貓肉
經(jīng)常有這樣一種說法:中國人沒有什么物種是不可以吃的,如果味道不好那就做成藥材。但是這種說法對于貓而言,顯然十分不合適。李時珍在寫曠世巨作《本草綱目》的時候,曾經(jīng)嘗過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這當然就包括貓肉。
對于貓肉的味道,李時珍的評價也很直白:“味道不佳”。在他的記載中,貓肉非常柴,吃起來十分酸澀難以下咽。至于貓肉的藥用功效,也可以忽略不計,因為貓肉滋陰補氣的效果有很多種其他藥材可以代替。
除了不好吃外,吃貓肉還有一個壞處,那就是吃起來不劃算。貓是一種主食肉的雜食性動物,而且整天跑跑跳跳,一只貓長很長時間也長不出幾斤肉來,如果專門拿只貓來養(yǎng)以作肉用的話,顯然是很不劃算的。
人們常吃的雞豬什么的,隨便喂點東西都可以長肉,成長速度也很快,味道上也比貓肉也好吃多了,人們有更好的選擇怎么會去吃酸澀又不實用的貓肉呢。
而且古人養(yǎng)貓一般都是拿來抓老鼠的,對古人而已貓就是很有用的家畜,活著時保護糧食的價值遠遠要比做成肉更高。最重要的一點原因是,貓經(jīng)常抓老鼠,身上難免會帶有各種病菌和寄生蟲,讓吃了之后很容易生病。
貓作為一個長肉慢,又不好吃,身上還可能帶著病菌,放著抓老鼠比吃了更有價值的動物,自然也沒有人想去嘗嘗味道了。
神秘的貓
古人不去吃貓肉,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因為貓是一種很神秘和邪性的動物。古代先秦時期,人們就有祭祀貓神的傳統(tǒng),而在久遠的古埃及,也有貓神貝斯特的傳說,這就讓貓有了不同于其他動物的神圣性。
貓經(jīng)常在夜間活動,眼睛里瞳孔會根據(jù)環(huán)境光線的變化而變化,所以人們就對貓編排出了神秘的傳說。
相傳貓有著通靈的能力,是出入陰陽兩界的使者,還能看到死去之人的靈魂,誰若是傷害到貓,則會招來禍患和不幸。很多風水師在布局時,都會禁止貓的出現(xiàn),以防他們破壞風水中的“格局”。
貓能夠通靈的說法也并不全是捕風捉影的傳說,而是有現(xiàn)實的依據(jù)。貓咪和烏鴉一樣有能“預知”人死亡的能力,很多將死之人還未死時,便會有野貓尋至。這是因為貓的嗅覺天上異常靈敏,而人在臨死前,身上就會有特殊的味道變化,正是這種味道的變化,讓一些貓有了“預知”死亡的能力。
古代科技不發(fā)達,人們對于發(fā)生在貓身上的一些邪性的事情無法解釋,所以貓就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也就沒有人愿意去品嘗這種帶有邪性的生物了。
結(jié)語
其實貓也僅僅是生物圈里一個普通的物種而已,只是因為它的食譜里剛好有人類厭惡的老鼠,所以才成了陪伴人類的一種動物,它的身上也并沒有那么多邪性和神秘的故事,這些也都只是出自人們的主觀觀念。
如今的社會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很多獨居之人都會養(yǎng)一只貓當寵物來排遣孤獨寂寞,而貓也不再只是單純地用來抓老鼠。這樣一來,貓也就成了陪伴人的知己和朋友,也就更沒有人會去選擇吃貓肉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