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8日電(闞楓) 今天上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北京發(fā)布2013年社會藍皮書——《2013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藍皮書稱,2012年,中國城市居民總體生活滿意度平穩(wěn)發(fā)展,個人收入、職業(yè)、社保、消費信心等影響整體生活滿意度的微觀指標有所提升。城市居民的物價波動承受力和消費信心沒有實質性提升,經濟壓力感普遍存在,住房和基本生活成本是主要壓力源。
藍皮書援引2012年10月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沈陽、西安、大連、廈門、濟南10個城市進行的入戶調查,對2012年中國城市居民總體生活滿意度進行了分析,并對歷年調查數據進行了比較。
藍皮書稱,2006~2012年前三季度,中國的CPI經歷了幾次大的起伏,雖然城市居民的物價波動承受力隨之波動,但起伏幅度沒有CPI顯著。2012年前三季度 CPI較2011年大幅下滑,城市居民物價波動承受力并無明顯提升。
在考察歷年城市居民消費信心指數時,社會藍皮書指出,城市居民消費信心指數在2008年底陷入低谷,2009年有較大回升,之后則一直處于比較平穩(wěn)的狀態(tài),沒有大的波動。在構成消費信心的三項指標中,消費時機認同度一直是下拉消費信心的因素,國家經濟狀況判斷則是提振消費信心的因素。2012年調查中,僅有6.9%的城市家庭打算未來一年增加家庭消費,60.5%的家庭表示2013年要減少消費增加儲蓄,這一比例較2011年同期調查的數據(52.4%)進一步提升。
調查數據顯示:超過半數(51.3%)城市居民表示經濟壓力大,僅有18.3%的表示經濟壓力小。進一步分析發(fā)現,城市居民經濟壓力來源前三位依次是住房(56.9%)、生活成本(49.2%)和子女教育(33.2%),中等以上收入者的經濟壓力更多來源于住房,低收入者的最大經濟壓力來自基本生活成本。
調查還發(fā)現,即便在過去一年有新增存款的家庭中,也有42.6%的家庭表示目前的經濟壓力大。由此可見,普遍存在的經濟壓力感,是物價波動承受力和消費信心難以有實質性提升以及公眾對于物價的感受與實際CPI變化情況并不完全吻合的關鍵原因。(完)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