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諸器,宣爐為首”——進入本世紀,拍賣市場中的宣德爐用高關(guān)注度和高成交價,驗證了“文房首器”的重要地位,也正式迎來了自誕生后的第五次收藏高潮。如今“宣德爐”所指稱的,并非僅僅是明代宣德年間所鑄造的香爐,而是所有帶宣德款的銅爐,也泛指和宣德爐形制相近的不帶款或帶有其他款的銅爐。
劉錫榮是國內(nèi) 的宣德爐收藏家。據(jù)他回憶,之前的市場對宣德爐并沒有太多關(guān)注,一切始于2003年,其時中國嘉德專場宣爐拍賣,21件王世襄舊藏宣德爐被一位持607號牌的場外神秘買家收入囊中,共計1179.2萬元,創(chuàng)當時宣德爐的交易紀錄。
“這批東西出來,大家覺得也就能賣200萬到300萬,其中四五件不錯,其他資質(zhì)平平。遠到不了上千萬元。”劉錫榮說。
本場一件明 沖天耳金片三足爐,一件清順治沖天耳三足爐, 均以166.1萬元人民幣成交,刷新當時宣德爐成交記錄。
明朝早期,出現(xiàn)了一種灑金爐,它是在宣德爐上再點金,為光華內(nèi)蘊的宣德爐一次華麗的轉(zhuǎn)身。據(jù)劉錫榮介紹,宣爐沾金即貴,明 沖天耳爐之上金片甚厚,手指觸摸有凸起感,其皮色沉韻貴重,茶墨中和,所點金水如絨似云,赤光璀璨。所謂“好銅必佳器,佳器匠必高”,此爐不僅銅質(zhì)“燦若黃金”,工藝亦是明清銅爐中鮮見。其造體飽滿,雙耳峻峭,耳孔雖為半圓,然下部兩角圓潤可愛,口微侈,肥腹下垂,底亦凸墜,三足略豐,足底寬平,較同期之爐足區(qū)別較大。爐底“ 壬午冬月青來監(jiān)造”楷書款,字體與筆劃的起承轉(zhuǎn)合間,有如毛筆運寫。
此爐來源顯赫,由王世襄得自清末古玩收藏家趙汝珍處。趙汝珍曾寄居北京積水潭東側(cè)的余家祠,在湖邊建了一排鴿舍,常邀請王世襄來觀賞,談笑甚歡。一次拜訪后,趙汝珍以此爐相贈王世襄。次日,王世襄以一對短嘴斑點拃灰鴿子作為答謝。極品佳器,又是趙汝珍、王世襄兩位20世紀文博宗師的情誼見證,高價原因昭然若揭。
明末清初的文學(xué)家冒襄曾形容宣德爐“如處子嬰兒之肌膚”,另一件高價之作——清順治沖天耳三足爐堪為代表。銅爐皮色呈臘茶色,寶光溢彩,珠瑩玉潤,銅質(zhì)金燦似火,黃銀相滲,赤色密潤,為混合精煉銅,柔綿如絨,細密膩實。其制式延續(xù)明晚期風格,扁寬,雙耳窈窕,耳孔扁圓,耳尖豐碩,口薄壁薄,膛底稍厚,腹圓垂,足精巧。“大清順治年辛丑鄴中比丘超格虔造供佛”,17字款寫明鑄造目的為佛家供器之用,但刻款大方,工精字佳,疏朗明快,章法嚴謹,為同時期其他禮佛宣德爐寫款所不及。
21件宣德爐,精品少,普品眾。神秘買家的“包圓”豪舉,對于劉錫榮而言,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他感嘆道:“原來有人這么看好這個東西!”
7年之后的2010年,北京匡時“錦灰吉金——王世襄藏爐專場”,這批爐子中的20件(明“深柳書堂款”沖天耳三足爐此次未上拍)以 9844.8萬元成交,再次艷驚四座。此后,海內(nèi)外競相尋寶,宣爐價格日升,凡有古物之商賈,皆號稱有宣德爐。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