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關中國式過馬路的問題在微博上被熱議,很多人對其中所描述的“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的情況深有體會。昨日是我國的首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公安部副部長表示,將加大對非機動車駕駛員以及行人的教育。
在昨日于北京舉行的“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活動上面,公安部副部長黃明表示,之后將大力推行安全教育,將通過提高路口見警率、組織志愿者文明勸導等方式,加大對非機動車駕駛人和行人的安全教育,引導大家遵守交通規(guī)則、糾正交通陋習、消除安全隱患。
【研究者】 闖紅燈可處罰“信譽額”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劉朝瑩分析,“中國式過馬路”與“從眾心里”密不可分。
此外,劉朝瑩說,一些人認為在安全的前提下可忽略規(guī)則。如在機動車轉彎時闖燈,他們認為這比較安全。
劉朝瑩表示,加強安全教育,讓人們從小開始堅守規(guī)則,會對周圍人群有一定影響。
“行人闖紅燈處罰不是主要目的,而是要形成遵守法律的意識。”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說。
此外,管理部門也需自查,是否由于管理上的漏洞造成行人的不便。他指出,闖紅燈原因之一是路口紅綠燈設置不合理,這需要管理部門及時調整。
他提出,目前交警對行人闖紅燈的處罰手段不易執(zhí)行,F(xiàn)在的管理方式主要還是以勸阻、教育為主,有關部門可以嘗試將行人違法與個人的信譽度結合。“比如行人闖了紅燈,交警登記他的信息,定期向其單位公示。”邱寶昌說,這種違法信息可以掛鉤單位的“先進”評選,掛鉤個人的信譽額度,從而形成一種自覺守法的意識。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