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北京同仁堂再打官司 異地護商標
時間:2012-11-26 14:24   來源:來源:人民日報(北京)   責任編輯:毛青青
  梁勤,作為北京同仁堂代理律師,他這次的訴訟是一場關于老字號商標的侵權案,所有的焦點都指向“同仁堂”這3個字。在同仁堂內部,有個更簡潔的說法——正本清源,去偽存真。 

  ■ 異地打官司 

  11月15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同仁堂訴劉某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一審開庭審理。 

  這是今年北京同仁堂法律維權的第一起官司,之前原本在常州開庭的另一個案件,因為當地法院需要向更高一級的法院移交審理而延期。 

  案情并不復雜。今年8月,根據消費者電話舉報提供的線索,北京同仁堂公司發(fā)現,成都市雙流縣文星鎮(zhèn)學府潤園臨長城路二段的底層商鋪轉角處鋪面,設置有顯著的紅色“中華同仁堂”招牌;此外,還有兩處底層商鋪鋪面上設置有藍色“中華同仁堂”招牌。 

  據查,上述設置有“中華同仁堂”招牌的鋪面是劉振華所購買,此外,他正向國家商標局申請“中華同仁堂”字樣的拼音縮寫“ZHTRT”作為其商標,且在互聯網上使用百度搜索“ZHTRT”,搜索結果中排名首位的即為“歡迎光臨中華同仁堂——歡迎您”的網站鏈接,網站上清晰標識著“ZHTRT”商標與“中華同仁堂”字樣。 

  庭審中,雙方圍繞“同仁堂”是否為馳名商標以及北京同仁堂提出的賠償依據展開辯論。庭審結束后,并未當庭宣判。 

  ■ “李鬼”逾70家 

  這樣的事情早就不是第一次。 

  在北京同仁堂的官方網站上,列出了盜用同仁堂名義進行宣傳和銷售假冒產品的71家公司以及產品的一些信息,并發(fā)出嚴正聲明。 

  聲明中,“北京同仁堂藥物研究院”相關的“同仁堂參蓮膠囊”,“北京同仁堂中醫(yī)藥研究院”的“玉泉膠囊”等多家公司的多種產品,被指是盜用同仁堂字號生產的假冒偽劣產品。 

  “公司名稱完全是假的,根本找不到真正的生產者,就只有一個監(jiān)制的字樣!绷呵谡f,2009和2010年,上述侵權案只能起訴作為銷售方的超市,打了5個假冒同仁堂化妝品的官司。 

  根與源,真與假,關系到中華老字號的知識產權保護,更關系到人的健康安全!半m然耗時耗錢,北京同仁堂還是選擇了法律手段!北本┩侍眉瘓F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早在1989年,國家商標局就專門發(fā)文認定“同仁堂”商標為馳名商標,“同仁堂”因此成為全國首例被認定的馳名商標!巴侍谩边在1995年、2006年先后被當時的內貿部、商務部兩度認證為“中華老字號”。 

  ■ 股東是國家 

  北京同仁堂發(fā)軔于樂家老鋪,到清康熙八年,創(chuàng)辦同仁堂藥室,清雍正元年由皇帝欽定同仁堂供奉清宮御藥房用藥,獨辦官藥。1948年,樂氏第十三代傳人樂松生接任同仁堂經理,1954年,同仁堂率先實行了公私合營。 

  在340多年的歷史中,北京同仁堂的股東幾經變化,除了樂姓自然人外其他姓氏的自然人也曾長期作為同仁堂的股東!300多年來,唯一不變的是北京同仁堂對于‘同仁堂’字號、商標不斷使用的事實。近幾十年來,股東一直都只有一個,就是國家!绷呵谡f。 

  北京同仁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時下盜用同仁堂名義進行宣傳和銷售假冒產品的“不法行為”屢見不鮮,屢禁不止,消費者弄不清孰真孰假,受騙上當;正牌企業(yè)因此背負罵名,苦不堪言。盡管法律維權成本高,但是為了中醫(yī)藥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為了老字號的生存與發(fā)展,為了消費者不再上當受騙,同仁堂決定法律維權,目的是“正本清源,去偽存真”。

(責任編輯:劉小陽)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

>>相關文章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