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半年時間,接二連三上演的品牌酒“門事件”讓消費者瞠目結舌,對 酒的信任也不斷下降。市值接連蒸發(fā),白酒股市“黑天鵝”頻現(xiàn)。
古井貢·勾兌門
恐怕連古井貢自己也沒有想到,一份例行公事的中報,會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
今年8月22日,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2012年中報,在“重大關聯(lián)交易”一欄中顯示,古井貢酒上半年從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采購4551.49萬元食用酒精,這是2009年全年采購的3倍,為2010年以及2011年全年的采購額。
隨后,這一數(shù)據便引來外界對古井貢酒涉嫌成品酒使用酒精勾兌的猜測。
新聞回顧 半年報暴露“勾兌”事件
今年8月,財經網上一篇《古井貢酒酒精采購額達4600萬 業(yè)內人士稱部分酒勾兌而成》引發(fā)各大媒體轉發(fā)關注,使古井貢酒陷入“勾兌門”。
根據財經網報道,古井貢酒2012年半年報中顯示,古井貢酒從實際控制人的附屬企業(yè)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以市場價格采購酒精達4551.49萬元。該企業(yè)年產酒精8萬噸,其中無水酒精達1.5萬噸,食用酒精達6.5萬噸。
被曝涉嫌購買酒精勾兌酒后,古井貢酒面對質疑始終保持沉默。直到8月26日晚間,古井貢酒、古井貢B發(fā)布澄清公告稱,古井貢酒及年份原漿系列均按照古井貢酒傳統(tǒng)工藝純糧固態(tài)發(fā)酵生產,均未添加食用酒精。而古井貢方面也承認,公司部分低端產品采用固液法生產,并稱符合國家標準。
記者了解到,所謂固態(tài)法生產,就是純糧食釀造的酒,而所謂固液法生產,就是在糧食釀造的酒中,加入酒精勾兌。
事件發(fā)酵 “酒精勾兌”成行業(yè)潛規(guī)則
古井貢酒承認“采購食用酒精4551萬元的關聯(lián)交易”屬實,但高爐家酒董事長林勁峰質疑,古井貢酒生產低檔酒僅需1000萬元左右的食用酒精,剩余的3000余萬食用酒精去向成疑。
事實上,古井貢酒已是今年第三家身陷“勾兌”旋渦的白酒企業(yè)。根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在此之前,郎酒和洋河均被媒體質疑實際產量低于實際銷售量,存在對外收購散裝酒勾兌自有產品的可能。
“古井貢的此番遭遇讓人想起了上世紀90年代的秦池,當時這種食用酒精勾兌白酒的標準化工業(yè)模式造成了白酒行業(yè)多年的委靡!敝拙菩袠I(yè)專家魏志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盡管國家允許白酒生產使用食用酒精,但添加食用酒精勾兌與純糧釀造酒成本懸殊,至少在2倍以上,一旦食用酒精勾兌白酒的潛規(guī)則公之于眾,將對大多數(shù)白酒廠家,特別是中低端酒的產品和品牌升級造成極大的阻力。
而在白酒專家鐵犁看來,幾十塊錢的白酒使用食用酒精勾兌的可能性極大,古井貢酒事件將會對整個白酒行業(yè)的誠信問題提出一次嚴峻的考驗!叭ツ耆珖陌拙飘a量在550萬噸左右,而純糧發(fā)酵的白酒可能在200萬噸左右,肯定不會超過一半!辫F犁認為。
張!まr殘門
今年8月,某雜志官方微博上率先爆出張裕葡萄酒檢測出農藥殘留,讓這一國內知名紅酒品牌遭遇信任危機,股票一度暴跌。
隨后,張裕方面雖多次出面澄清,中國酒業(yè)協(xié)會和中國食品協(xié)會兩大行業(yè)協(xié)會也“力挺”張裕,但其負面影響依然揮之不去。而張!稗r殘門”的爆發(fā),也暴露了酒類行業(yè)農殘限量標準缺失的問題。
新聞回顧 “農殘門”曝光 張裕堅稱符合標準
根據《中國企業(yè)報》報道,張裕陷入“農殘門”源于一條語焉不詳?shù)奈⒉?nbsp;
報道中稱,8月9日,《證券市場周刊》官方微博以“下期內容預告”的名義,稱記者將三家國內上市企業(yè)共10款紅酒送往國家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檢測,結果顯示,各款葡萄酒均檢出多菌靈或甲霜靈農藥殘留。其中,張裕葡萄酒農藥殘留值 。
由于上述農藥具有導致肝癌的風險,且多菌靈為美國禁用的農藥品種,這一消息一經發(fā)出便在市場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張裕陷入“致癌門”、“農殘超標門”、“毒酒門”的報道紛紛見諸媒體。
8月10日,“農殘門”迅速發(fā)酵,導致其股價大幅下挫直奔跌停板。8月11日,張裕公司聯(lián)合中國酒業(yè)協(xié)會召開媒體溝通會,稱張裕嚴格執(zhí)行食品標準中關于多菌靈和甲霜靈的農藥殘留限值的規(guī)定,并且符合更為嚴格的歐盟標準。
關于多菌靈和甲霜靈,張裕當天列出了具體農藥殘留的數(shù)值。根據媒體報道,張裕公布數(shù)值中多菌靈殘留是0.01942毫克,甲霜靈是0.01414毫克,分別比歐盟的標準0.5毫克和1毫克要低,分別是歐盟的1/25和1/70。張?偨浝碇芎榻瓐苑Q,張裕葡萄酒中的兩種殺菌劑,均極其微量,按檢測結果計算,相當于一個人一生每日喝123瓶葡萄酒,也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而張裕公司也表示,在相關報道出來之后,不僅對張裕公司資本市場的股價造成了影響,而且對公司的銷售系統(tǒng)產生了影響。8月10日一天之內,張裕公司銷售系統(tǒng)已經開始出現(xiàn)紊亂,很多商場已經下架了張裕公司的產品,很多地區(qū)的質監(jiān)部門也開始向張裕公司索要質監(jiān)報告。
汾酒·召回門
今年可謂酒業(yè)的多事之秋,繼張!稗r殘門”,古井貢“勾兌門”之后,又一名酒陷入“質量門”。今年8月,山西汾酒被曝其3月生產的白酒因含有黑色漂浮物而被公司“秘密召回”。
今年酒類行業(yè)頻發(fā)的“質量門”,讓一直被人看好的名酒品牌嚴重受挫。負面影響迅速蔓延至整個行業(yè),白酒股也沒有了一直上揚的底氣,轉頭下跌。
新聞回顧 汾酒秘密召回問題產品
今年8月,《第一財經日報》以一篇名為《山西汾酒6月秘密召回問題產品 市場仍有銷售》的報道爆出,6月山西汾酒曾在其銷售公司內部發(fā)通知,召回于2012年3、4月生產并流入太原市的53度“黃蓋汾”。而關于原因則眾說紛紜,有山西汾酒銷售公司內部人士表示,是由于上述兩個月內生產的“黃蓋汾”內有黑色漂浮物,另一說法則稱,上述產品在更換新的塑料瓶蓋生產線時,操作不慎導致瓶蓋松動,顧客反映有泄漏情況后宣布召回。
隨后的8月29日,山西汾酒首度作出公開回應,證實部分53度黃蓋汾存在黑色微粒,是因工作人員操作不當混入的活性炭微粒,對身體無害。發(fā)現(xiàn)后已經在山西市場對問題產品進行召回,但并未公布涉及批次和數(shù)量。
不過,活性炭的說法很快被專家“識破”。 “活性炭就是木炭或者鋼碳,可以吸收有害物質。消毒的時候,只在做陶瓶檢測時需要。但是檢測完后,只要洗得干干凈凈,不會有殘留物”。 白酒專家袁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陶瓶檢驗并不是酒廠的工作,而是瓶廠的工作。也就是說,在白酒生產時,根本不會用到活性炭,活性炭又從何而來呢?這一說法很快引來質疑。
隨后,盡管媒體放出“產品批次、數(shù)量”、“召回原因”和“消費者知情權為何滯后”的三大追問,但汾酒集團一直保持沉默,未給出官方回應。而據媒體報道,在召回令下發(fā)2個月后,記者仍在太原超市內買到了3、4月份生產的53度“黃蓋汾”。(來源:法制晚報 李松)
(責任編輯:張欣瑜)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