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海底撈寶:眾多國寶難逃盜賣命運
時間:2012-11-29 20:52   來源:川北在線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毛青青

  本期為讀者們介紹的是以往遺留在人們心中的傷痛,那便是非法海底撈寶,導致眾多國寶收藏品難逃盜賣命運,成為了中國文物收藏界無法估量的損失。

  陽光、海浪、金色沙灘。1985年夏,中沙群島。一艘掛著米字旗的海輪劈開一頃碧波,悄無聲息地在南中國海的中沙群島一帶游弋。船頭上站立著一位50多歲的愛爾蘭男人,此人留著兩撇如同米字旗一樣富于標志色彩的八字胡,長得五大三粗,目光深邃狡黠——麥克·哈徹,英國海上打撈專家,此次是以科學家的身份被準予來到南中國海進行“科學考察”。他手執(zhí)一只高倍高清晰度望遠鏡,剛一進入中沙群島,就急不可耐地在湛藍的海水與霧蒙蒙的陸地間搜尋要找的目標。

  一旁,站立著哈徹的兩個助手,一位是戴著耳機的聲納專家,另一位是身著水鬼服的潛水專家。

  “調(diào)整波段,全方位搜索!”哈徹發(fā)出指令。他眉頭緊皺,似乎難以抑制從內(nèi)心透露出來的焦炙情緒。一年來,他已經(jīng)是第三次來到這片水域“考察”,可至今卻還沒有尋找到“考察”對象。

  哈徹又一次打開揣在兜里的一本書,那是荷蘭人詹姆斯·哈斯伯格所寫的《東印度航行指南》,書皮發(fā)黃,一看就知道被翻閱過無數(shù)遍。其實,對于哈徹來說,他對這本書感興趣的只是其中一小段:“1822年1月14日,‘泰興號’從中國廈門港出發(fā),駛往爪哇。這是一艘長50米、寬10米、重1000多噸的巨型帆船,船上載有2000多名乘客和船員,壓艙的是100多萬件產(chǎn)自景德鎮(zhèn)瓷器,包括茶具、水杯、化妝盒等。船駛到中沙群島時,不慎觸礁,完全沉沒。2000名乘客中,只有198人被路過的‘印第安娜號’輪救起,其余全部葬身海底!

  為了求證這100多個文字,哈徹先后派出多名考古人員在南中國海翻騰,并且安插眼線,在東南亞各國探聽一切與這艘沉船有關(guān)的消息。一個月前,他終于從一位菲律賓漁民那里得到了重要線索:那位漁民在南海的一個島嶼附近打魚,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艘沉沒于海底的中國古船,從中打撈出很多中國的瓷器。

  哈徹派人從那位漁民手里買回幾件瓷器,請了兩位中國陶瓷專家辨認,結(jié)論一致:全部屬于清朝康熙年間江西景德鎮(zhèn)出產(chǎn)的精美青花瓷器。于是,哈徹刻不容緩地重組船隊,第三次進入南中國海。顯然,如果認為哈徹的興師動眾真是為了“科學考察”,或是為了尋找那艘沉船上的長辮子中國人的遺骸,那無疑都是笑話。不言而喻,他所作的一切,只是為了竊取那艘沉船上價值連城的“中國寶貝”。

  “聲波定位儀顯示出不規(guī)則的海床!”助手驚喜的叫喊使陷入沮喪情緒的哈徹為之一振。

  “但是磁力計的變化不大……”兩種精密儀器測試出現(xiàn)的矛盾,使得情緒本來就相當糟糕的哈徹更加煩躁和沮喪,他惱怒地下令:“返回!”因為按照一般規(guī)律,即便海底出現(xiàn)大型不規(guī)則物體,但是如果缺少磁力數(shù)據(jù)支持,那就有可能是碰上了礁石或別的自然態(tài)物體。

  可是就在船只掉頭的時候,探測儀的表盤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幅驚人的畫面:大約30米深的海底,有一個四米高、四十米長、十多米寬的巨型物體。

  哈徹興奮得幾乎要發(fā)瘋,馬上下令停船拋錨!跋,都給我下!”他大聲驅(qū)趕潛水員下水勘查,同時,他自己也換上潛水服,迫不及待地同雇員一起朝掩埋在深水中的目標物游去。

  下潛30米后,他們來到了不明物體跟前,當潛水員們七手八腳除去龐大物體外表的泥土和珊瑚后,哈徹眼前倏地一亮——那是一艘沾滿青苔的沉船,盡管經(jīng)歷了一百余年的潮起潮落、暗流沖洗,沉船里拖著大辮子的人們早已尸骨無存,但是他們生前所擁有的財富卻仍然完好無損地沉睡在尚未解體的船艙之中:一件件在淤泥里幽光閃爍的珠寶,近200平方米的精美瓷器堆……

  哈徹隨手拾起一只青花將軍罐,用手套稍加擦拭,那尤物即刻色彩如新,顯得雍容華貴、精美無比。麥克·哈徹眼花繚亂、如癡如狂,他仿佛是進入寶窟后的阿里巴巴,精神亢奮,在海底手舞足蹈起來,若不是助手將他死死抱住,他一定會扔掉保命的氧氣面罩,親自去撈取滿船的藝術(shù)品珍寶。

  直到氧氣快被耗盡,哈徹才慌忙裝起幾件彩瓷和青花瓷標本,笨拙地在胸前劃了個十字,被助手強行拖出海面……

  三天后,哈徹請來了英國 海難研究專家尼戈爾·匹克福為沉船做鑒定,結(jié)論是:“這就是《東印度航行指南》中所描述的‘泰興號’沉船。船上100多萬件瓷器大部分出自康熙年間的中國景德鎮(zhèn),多半都是景德鎮(zhèn)陶瓷官窯精品!

  一個月后,英國一家報紙率先發(fā)布了以下消息:“海上打撈專家麥克·哈徹的船隊在公海打撈出一艘177年前的中國沉船‘泰興號’。這艘大型帆船上裝載著大量的中國瓷器,有杯子、盤、碟、碗、罐、花瓶等。這些瓷器大部分產(chǎn)自18世紀和19世紀初的中國瓷都景德鎮(zhèn),還有一部分由中國三大古瓷都之一的福建德化窯生產(chǎn)。其中不少瓷器生產(chǎn)于更早的年代,有些可以追溯到15世紀。這批瓷器共36.5萬件,雖然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和不同的尺寸,但是裝飾風格基本相同……”

  令人不解的是,此前為“泰興號”沉船做鑒定的尼戈爾·匹克福曾向外界爆料說船上的瓷器最少在100萬件以上,此刻怎么只剩下36萬件?難道多半已被哈徹出手賣掉?更為奇怪的是:此則新聞消息發(fā)布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僅止于兩三家報紙的“紙上談兵”,并沒有人親眼見過這批讓拍賣行和收藏界眼饞的珍寶,就連哈徹本人也不知去向,他就象一個會使障眼法的魔術(shù)大師,發(fā)布新聞后,就連人帶物人間蒸發(fā)。

  事后通過船員透露人們才得知:那段時間,狡猾的慣盜哈徹將他盜撈的中國寶貝藏匿在公海。藏匿贓物于公海,在影響不大的報紙上發(fā)布簡短消息,等一年限期過后,這些贓物變成了在公海打撈的“無人認領(lǐng)”之物,然后再大肆宣傳造勢、交付拍賣,這就是哈徹處心積慮設(shè)計好的陰謀。同時,為了牟取更大的商業(yè)利潤,這個用西方“文明蛋白質(zhì)”合成的海盜,竟然喪心病狂地將100多萬件瓷器砸碎大半,棄之大海,僅留下36萬件精品中的精品,準備高價拍賣。

  一年之后,哈徹帶著部分竊撈品的照片,姍姍來遲地出現(xiàn)在眾多大型新聞媒體上。他宣布:按照國際公約中“無人認領(lǐng)的沉船允許拍賣”的規(guī)定,他將把“公告一年后仍無人認領(lǐng)”的“泰興號”沉船上的所有中國文物,交由英國嘉士德拍賣行,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公開拍賣。

  令人遺憾的是,從哈徹盜寶、藏寶到賣寶,在將近兩年多的時間里,對于這一樁巨量海底文物被盜案,中國文物部門竟然毫無察覺。直到拍賣公告發(fā)布后,中國考古學界才姍姍來遲地作出反應,紛紛通過發(fā)表文章、致電有關(guān)國際組織等方式,指責哈徹這一非道義性的行為。同時,還要求哈徹遵守一九八二年制訂的《聯(lián)合國海洋公約》,與“泰興號”的來源國中國共同協(xié)商處理這批文物。不幸的是,這些遲到的“正義舉動”均發(fā)生在英國媒體公布消息一年以后,最終只是被外界視為一種外交姿態(tài),未能引起任何反應。

  不久,中國國家文物局收到了麥克·哈徹寄來的文物目錄和荷蘭拍賣會的邀請。當時恰巧國家要在海外征集一批瓷器補充故宮[微博]收藏品,在抗議無效的情況下,故宮派出 的陶瓷專家馮先銘、耿寶昌攜帶3萬美金去了拍賣地荷蘭。這一舉措讓知情的國人為之愕然。

  拍賣前,馮先銘與耿寶昌照例先參觀拍品預展。這兩位中國陶瓷鑒定界的泰斗級人物步入展廳后,第一眼就看見展覽大廳正面的顯著位置上矗立著一塊巨幅廣告牌,牌上用英文醒目地寫著:“兩百年前訂貨,今天到港”。馮、耿二老心情沉重地對視了一眼,這樣的尷尬局面對于他們來講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多少年、多少次,法國、英國、美國……一件件在那些屈辱時代被人掠奪而陳設(shè)在異國博物館里的中國珍貴文物,曾讓他們痛心疾首、屈辱交加。而這一回最為窩囊,他們的任務是:用從貧困的國庫里取出的金錢,購買被人盜走的祖宗遺產(chǎn)。

  拍賣會在 的希爾頓飯店正式舉行,拍賣廳人頭攢動,座無虛席。開拍前,由于馮先銘和耿寶昌代表中國政府參加此次拍賣會,被安排執(zhí)一號牌,坐在前面。知道底細的人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他們。兩位專家一言不發(fā)地坐在那里,頭也不回,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那一件件與自己血脈相通的拍品。這些祖宗的尤物,當年曾懷著修好萬邦的夢想、征服世界的雄心漂洋出海,誰料到一朝倒帆,竟被海盜們挾持他鄉(xiāng)、淪為他人的搖錢樹!嗚呼哀哉!

  拍賣師高昂的叫賣聲將馮、耿二位驚醒。開拍了,結(jié)局在意料之中:中國政府派員參加競買,無疑大大抬高了這些中國瓷器的身價,大件物品在眾多的外國富翁收藏圈里追波逐浪,小件物品被打包起拍,多數(shù)也在預估價的10倍以上。馮、耿二位的中山裝兜里僅揣著3萬美金,除開又免費獲得一次國恥之外,連拍品的邊兒都碰不上。在拍賣過程中,海盜麥克·哈徹始終面帶金燦燦的微笑,居心叵測地注視著兩位表情嚴肅的中國人,最終將用所盜中國文物拍得的2000多萬美金收入囊中。

  幾天后,在拍賣會上一無所獲的馮先銘和耿寶昌在當?shù)毓哦昀镔I下了康熙年間出口的兩只瓷盤,懷著一腔悲憤無功而返。

  其實,那個名叫麥克·哈徹的英國人盜撈中國海底文物已經(jīng)不是一兩次了,早在1984年,他就在南中國海盜撈過1753年觸礁沉沒的“歌德馬爾森號”,船上15萬件中國瓷器和125塊金錠悉數(shù)被他獵入囊中。對這種“有前科”的海盜,怎么能夠接二連三獲得赴中國海域“考察”權(quán)呢?

  當然,這種針對中國文物的國際海盜遠不止麥克·哈徹一人,美國海底尋寶者、越戰(zhàn)退役軍人費爾·格里科也是其中一員。打開此人的公司網(wǎng)站,里面公開發(fā)售的中國古代文物多達萬余件,價值數(shù)千萬美元。費爾·格里科還自稱,經(jīng)過多年的測繪,他大腦里有一張“海底中國藏寶圖”,那將是他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大財富。他這番話絕非空穴來風的“吹!保瑥纳蟼世紀80年代開始,這個來自號稱“文明國度”的美利堅海盜,已先后打撈了16艘沉船,總共收獲逾23000件中國古代文物,價值無法估算,此人的惡劣行徑曾多次受到海內(nèi)外華人的強烈譴責。

  有人估計,在中國以及東南亞海域中大約有2000至3000艘中國古代沉船,其中以宋元船只居多,這些沉船上的寶藏大多是中國古代的精美瓷器。有專家稱,這些沉船構(gòu)成了一個“海底瓷都”。隨著中國古代文物的不斷升值,這些海底寶庫受到越來越多的海上盜寶者的關(guān)注。盡管有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關(guān)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chǎn)和非法轉(zhuǎn)讓其所有權(quán)的方法的公約》、《國際統(tǒng)一私法協(xié)會關(guān)于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等一系列國際公約在先,也曾有過一些國家據(jù)此成功地索回部分流失文物的先例,可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知道是由于對國際法的無知,還是缺乏與強國海盜對簿國際公堂的足夠勇氣,面對西方海盜對中國國寶的肆意掠奪,我國文物部門極少拿起法律武器去捍衛(wèi)自己的權(quán)利、索回自己的國寶,只會從緊巴巴的國庫里擠出有限的資金,或由一些愛國企業(yè)家掏錢,去境外競買自家被盜的物品,其狀之慘令國蒙羞、令人心寒。

  麥克·哈徹盜撈并肆意銷毀中國珍貴文物的海盜行徑,極大地刺激了馮先銘、耿寶昌兩位專家漸已衰老的神經(jīng),參加拍賣會前后他們接連失眠了數(shù)月。令人欣慰的是,此番羞辱,終令二位專家打破沉默、拍案而起;貒旌螅麄兟(lián)名向 中央上書,建議成立中國自己的水下考古隊,以保護珍貴的海底文物。

  有幸的是,二位專家的建議很快得到了中央領(lǐng)導的批復。1987年2月,中國第一支水下考古隊宣告成立,畢業(yè)于北大考古系的歷史博物館工作人員張威首任隊長,并臨危受命趕赴荷蘭學習水下考古。同時,國內(nèi)一些媒體為了激發(fā)國人的“護國寶”之心,詳細報道了“泰興號”沉船被盜賣的經(jīng)過?刹恍业氖牵@些消息一經(jīng)傳出,在民間得到的反饋卻只有一句話:“海里的瓷器能賣大價錢!”沒等張威等人學成歸國,福建沿海被人戲稱“民間水下考古隊”的海撈船只搶先行動,掀動了一場哄搶海底文物的黑風惡浪。

  外患未除,內(nèi)賊橫行,繼陸上災難性的盜墓運動之后,中國的海底文物資源又面臨十分嚴峻的局面。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

>>相關(guān)文章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quán)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quán)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wǎng)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gòu)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wǎng)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zhuǎn)載純粹出于為網(wǎng)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wǎng)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quán)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