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張大千、吳昌碩等名家的仿品已是“大路貨”,這條街上家家戶戶都有賣,但像何家英等畫家的畫就很難看到,并且被老板當作珍品,一般不放在店外展示。因為這些畫出得少,市場好,現(xiàn)在仿冒的少,更有市場。
“你看何家英的畫別家就沒有,這些我們是不會批量的。之前有人讓我們仿一些畫,畫完書就收回去了,不敢讓書留在市場上。”陳霞說。
隱形的產(chǎn)業(yè)鏈
事實上,這條產(chǎn)業(yè)鏈存在于中國很多鄉(xiāng)村小鎮(zhèn)。平凡的村莊,卻內(nèi)藏玄機。并且這條產(chǎn)業(yè)鏈至少在十年前就具有規(guī)模了。
一名業(yè)內(nèi)人士向記者講述了他十年前的所見:那是河南洛陽邊緣的一個村莊,對外封閉,他是以某種特殊方式才得以進入。村莊里污水橫流,家家戶戶都在制作漢陶俑,做得惟妙惟肖,從挖泥、搗泥、塑像、上色到燒造,完全一條龍。“你要什么就能給你什么,仿得非常好,我當時100元買了一尊陶俑,現(xiàn)在看都覺得非常驚訝。”
那里的少女整天就坐在桌邊為陶俑畫線,臉蛋紅撲撲的,看上去也沒什么文化,但手法非常嫻熟,草稿都不用打,拿起筆來隨手一勾一畫,眉毛就栩栩如生地出來了。這些少女就是“古董”流水線上的工人,由于長年累月畫一樣的東西,極其嫻熟。這樣的“工人”還出現(xiàn)在紫砂、陶瓷等各條類似的流水線上。
“并且他的東西都不是成批地流出,而是一件件出來,還會特地把一些地方弄碎,營造出在地里埋了很久的感覺。有專門的販子會到村里來收,再帶出去銷,他們至少能賺40%,又不用交稅。”該人士說。
這樣的模式可以復制到任何一個品類,只是像景德鎮(zhèn)的瓷器之類的,工序更加復雜,需要的仿制高手也更多,包括會燒制的,會畫畫的,各自封閉地完成工作,最后由中間商“串聯(lián)”成一件完整的瓷器。有時,這些仿品第一次出手時還知道是仿品,但隨著不斷流轉(zhuǎn),真假逐漸模糊,時間長了,假的也能成真的了。CFP圖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