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衛(wèi)生部就河南籍消費者趙正軍要求公開生乳新國標制定會議紀要的公開申請進行了重新答復,稱會議紀要屬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查中的過程性信息,不屬于衛(wèi)生部應公開的政府信息,因此不予公開。
12月26日,趙正軍決定再次起訴衛(wèi)生部,以“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為由要求法院撤銷衛(wèi)生部的上述答復。
2010年新修訂的生乳標準中,乳蛋白含量從1986年的每100克生乳蛋白質含量不低于2.9克降到了2.8克,菌落總數(shù)則從2003年的每毫升≤50萬調(diào)至≤200萬。新標準中蛋白質含量遠低于發(fā)達國家3克以上的標準,而菌落總數(shù)放寬數(shù)倍后,是美國、歐盟(10萬)標準的20倍。
為了搞清楚制定新標準時,到底存不存在“中國生乳標準被個別大企業(yè)綁架”的情況,趙正軍向衛(wèi)生部提出了信息公開的申請,要求公開生乳新國標制定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以下簡稱‘食安國標委’)編寫的會議紀要”。但是,衛(wèi)生部以“食安國標委為技術機構,其會議紀要不屬于衛(wèi)生部政府公開范圍”為由,拒絕了趙正軍政府信息公開的要求。
2012年2月16日,趙正軍將衛(wèi)生部起訴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10月17日,法院審理認為,會議紀要屬于衛(wèi)生部在履行其法定職責過程中的政府信息,應由衛(wèi)生部負責公開,判令衛(wèi)生部在法定期限內(nèi)對趙正軍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予以重新答復。但法院認為此案不涉及上述會議紀要是否應當公開的問題,駁回了趙正軍要求判令衛(wèi)生部公開會議紀要的訴訟請求。
關于會議紀要是否屬于應該公開的政府信息,一些專家也有不同意見。中央財經(jīng)大學教授曾康華就表示,會議紀要確實屬于決策過程中的過程性事項,如果這種涉及細節(jié)的信息也要公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干擾政府部門的正常工作。但生乳國標這種事關乎大家的利益,相關部門應該在最大限度上予以答復。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呂艷濱則認為,會議紀要雖然屬于過程性信息,但無法公開的此類信息必須滿足幾個條件:如過早公開可能導致社會混亂、公開可能導致參與討論的人員無法公正地發(fā)表意見、過早公開可能導致某一部分人因此獲取非法利益等。因此,相關部門將一些可以歸為過程信息的政府信息,一律簡單排除在信息公開范圍之外的做法卻是不恰當?shù)摹?/p>
在11月23日延長答復期限后,衛(wèi)生部在12月13日的答復中堅持其在庭審中的依據(jù),認為會議紀要屬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查中的過程性信息,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的意見》(國辦發(fā)[2010]5號)規(guī)定,不屬于衛(wèi)生部應公開的政府信息,因此不予公開。
趙正軍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生乳國標的公布實施,會議紀要已不屬于處于討論中,原來的過程性信息也就不再繼續(xù)是過程性信息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