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接踵而來。一是作家覺得對刊物的授權僅限于紙質媒體,電子版應是另外的交易;二是很多兄弟刊物不打招呼,隨意選載,使作家和原刊的權益受損;三是來自發(fā)行部門的調查顯示,電子閱讀的開發(fā)對紙質刊物的發(fā)行造成一定損失。
程永新說,如果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不能徹底改善,將影響到電子閱讀市場的開發(fā)。文學邊緣化的事實,使文學刊物早已失去20世紀80年代呼風喚雨的號召力。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對文學、對讀者、對圖書市場都帶來一個刺激,但是文學邊緣化并不會因此而有任何改觀。而從整個文化、圖書出版市場看,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程永新表示,純文學雜志要努力學習電子出版這方面的知識,這是大的趨勢。
走向數字出版,傳統(tǒng)文學期刊的閱讀對象也將面臨年輕一代的選擇!妒隆贰ⅰ度嗣裎膶W》、《收獲》在關注年輕作家方面都做出努力。
“巴金編輯思想的核心就是出作品出人,這是《收獲》永遠也不會改變的。但在新媒體時代,《收獲》也需要在電子閱讀和經營方面跟上時代的變化發(fā)展。”程永新說,《收獲》刊登了年輕作家七堇年的小說,她的粉絲們紛紛詢問哪里有電子版可以閱讀。這其實也是《收獲》一向推崇的,即“時刻保持敏銳,時刻注重觀念更新,時刻奉獻文學的頂尖之作”。
在時代發(fā)展的洪流中,傳統(tǒng)文學期刊面臨的生存問題或許越來越多,但正如施戰(zhàn)軍所言,刊物最終還是要“用作品說話”。網上閱讀可能會與紙面閱讀分庭抗禮,并慢慢顯示強勢,紙質閱讀卻不會消失,文學期刊依然是作品發(fā)表和讀者閱讀的重要平臺。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