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大片在海外比在本土賣得好的情況并不少見,甚至大部分暑期大片都是如此。然而像《魔獸》這樣在中國五天逼近十億元人民幣票房(1.6億美元),卻在北美只獲得2400萬美元,相差如此之大的情況卻相當罕見。這差距不禁讓人感嘆:《魔獸》是為中國觀眾 訂制的嗎?
中國影迷是為了“情懷”
≥Boxo ffice mojo網(wǎng)站統(tǒng)計,《魔獸》電影在北美入賬2436萬美元,比預(yù)期的要低!赌ЙF》在北美口碑也不佳,“爛番茄”影評網(wǎng)上的新鮮度僅為18%,是目前暑期大片中評價 的一個。而讓美國媒體吃驚的是,這樣一部典型的暑期失敗之作卻在中國大賣,美國媒體紛紛打出“評論界不愛《魔獸》,但中國愛!”的標題。
《綜藝》雜志與《福布斯》雜志均認為,《魔獸》單靠北美票房 血本無歸,但中國拯救了這部電影。他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魔獸》在北美游戲玩家心中已過氣,影片遲遲未拍錯過了 時期,相反,《魔獸》在中國擁有大量游戲粉;同時,制作公司傳奇影業(yè)如今歸于萬達旗下,多家中國公司參與投資,讓影片在中國從引進到排片都順風順水。
很多中國影迷稱,去看本片并不在意評價,主要是為了情懷,為了紀念自己的青春。這與美國觀眾去年年底紛紛涌入影院看《星球大戰(zhàn)7》是一個道理。而“星戰(zhàn)”因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在美國流行,但那時中國市場尚未向好萊塢敞開,因此未能像上世紀80年代以動畫游戲方式進入中國的《變形金剛》《忍者神龜》《魔獸爭霸》那樣深入人心。
美國觀眾對游戲改編片不“感冒”
此前的《街頭霸王》《古墓麗影》《生化危機》等游戲改編電影,大部分都口碑不佳,導(dǎo)致很多美國觀眾提起游戲改編電影,都有“一定是爛片”的想法。這類電影缺陷都相似:故事不如小說改編電影那樣有深度,人物設(shè)定簡單,大量依賴視覺特效,因受到游戲限制而缺乏創(chuàng)意。久而久之,也讓游戲改編電影在美國觀眾中失去好感。
社交網(wǎng)絡(luò)營銷也是目前最奏效最省錢的電影營銷手段。近日,中國觀眾打開朋友圈都是《魔獸》的討論,很難不讓人對影片產(chǎn)生興趣。這在任何地方都如此,去年《星球大戰(zhàn)7》上映時,很多美國人的社交網(wǎng)絡(luò)上都換了“星戰(zhàn)”主題圖片處理器制作出的頭像,引發(fā)全民熱潮。然而,《魔獸》在美國人的社交平臺上遠沒有產(chǎn)生這樣的效應(yīng)。
與中國公司對《魔獸》的大力宣傳相反,在美國,《魔獸》的營銷力度與中等成本影片相似。除了電視預(yù)告片和海報板外,只是在記者會上展示了片中的服裝和盔甲。首映式規(guī)模也不大,紅地毯長度甚至不及很多漫威電影的一半長。這主要與影片缺乏大明星有關(guān),吸引到的媒體關(guān)注度并不高。
對于電影制作和發(fā)行方來說,《魔獸》為何在美國受冷并不重要,能賺到錢就好。以本片在中國的強勢表現(xiàn),最終撈回成本不是不可能。因此有些人說“中國觀眾拯救了這部電影”一點不夸張。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