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來看,在18批次存信息安全隱患的樣品中,12批次樣品后端信息系統(tǒng)存在信息安全漏洞,包括未限制用戶密碼復雜度、未限制非法登陸次數、未限制短信驗證碼錯誤使用次數等;9批次樣品中的預置應用軟件未向用戶明示且未經用戶同意,擅自收集用戶數據;1批次樣品未實現對用戶數據的操作權限控制功能;1批次樣品操作系統(tǒng)的更新未向用戶明示且未經用戶同意,擅自自動升級。
例如按照進網標準,智能手機系統(tǒng)在遇到木馬病毒或惡意程序讀取用戶數據時,應有一定的提示,提醒用戶防范信息泄露,但卻有個別手機在遭遇類似情況時毫無警示,任由木馬暗中讀取隱私數據。中國互聯網協(xié)會網絡營銷專家委員洪仕斌直言,隨著智能手機與人們工作、生活關聯越來越密切,信息安全也顯得越來越重要,“手機不僅有通訊錄、照片、個人信息,也涉及銀行資料,一旦手機安全出現問題,不僅僅是隱私泄露,也容易引發(fā)財產損失”。
對此,有分析指出,隨著移動互聯網不斷發(fā)展,智能手機對于用戶的重要性將只增不減,安全問題亟待解決,硬件本身的安全防護并不難,難啃的骨頭則是暗藏在各種應用軟件中的欺詐陷阱,提升軟件安全性需要互聯網企業(yè)、監(jiān)管部門和硬件平臺通力合作!爸悄苁謾C尤其是安卓系統(tǒng)手機,由于操作系統(tǒng)的開放性,確實容易被木馬、釣魚網站等攻擊”,產業(yè)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建議消費者在手機上安裝各類安全軟件,從而獲得一定程度的保障,并且在日常使用中,不登錄陌生網站、不點擊來路不明的短信鏈接。
而在企業(yè)和監(jiān)管層面角度,梁振鵬認為,手機廠商可以與殺毒軟件廠商合作開發(fā)具有安全性能的手機,監(jiān)管部門則應加大對詐騙短信、詐騙電話的打擊力度,“智能手機只是一個載體,只有從根源上嚴查詐騙行為,才能切實保障居民的個人信息安全”。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