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葉檀:銀行處在轉折關口 但破產的可能性不大
時間:2013-07-26 19:47   來源:互聯(lián)網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股有三步,以往是戰(zhàn)略投資者,而后成為財務投資者,現(xiàn)在,財務投資者的遮羞布也撕了。外資行對入股中資行也有幻想期,但屢次想登堂入室而不能,又看到贏利在增卻不斷在股市補充資本充足率這一反,F(xiàn)象,加上宏觀數(shù)據疲軟,索性拋棄幻想,徹底清空。

  銀行壞消息不止一個。7月23日,在缺口162億元、缺口153億元、缺口127億元。從以往的股市再融資看,各家銀行爭先恐后、不遑多讓。

  銀行的利潤最終來自實體經濟,目前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yè)的利潤“比刀片還薄”,銀行高利潤也就成為火中取栗的危險之舉,不良率節(jié)節(jié)上升:據德勤中國金融服務業(yè)卓越中心發(fā)布的 《中國上市銀行2012年報分析》,內地17家已上市商業(yè)銀行2012年不良貸款共計4929億元,同比上升15.1%。信貸質量下滑,今年一季度不良規(guī)模又增,德勤預測,2013年銀行業(yè)信貸不良資產風險可能由長三角向南部沿海以及內陸地區(qū)轉移。從長三角到珠三角,從鋼貿到煤礦,貸款風險大增,以往的低風險區(qū)域成為高風險地區(qū),一旦出現(xiàn)房地產價格普遍下挫,則銀行危殆。如果說銀行是寄生者,那么實體企業(yè)就是宿主,實體經濟下行必然帶來壞賬率的上升。

  今年6月出現(xiàn)的錢荒,顯示了銀行另一隱憂,即為追逐利潤、防止壞賬大肆擴張表外資產,金融杠桿主要體現(xiàn)在質量存疑、一團霧水的表外資產上,實際金融杠桿較長。央行6月份剛開始準備去杠桿,就遭遇到銀行之間互相高利貸等一系列難題。

  我國債務雖高,總體還能接受。日本總負債是GDP的400%,全球最高;英國其次,占GDP的300%,法國250%,中國去年底約220%,高于印度等國。根據《中國金融》雜志《中國的杠桿率及其風險》一文的數(shù)據,從2005到2012年,中國非金融部門債務占GDP比率整體呈上升趨勢,債務總額由25.8萬億元上升至91.6萬億元,杠桿率由139.3%上升至176.3%,累計上升約37個百分點。尤其是2008年以來,隨著信貸規(guī)模的擴張,非金融部門杠桿率出現(xiàn)了較大幅度的提升。非金融性企業(yè)及其他部門的本外幣貸款增長了1.8倍,與GDP增速相當。因此,債券、委托貸款和信托貸款等非傳統(tǒng)融資方式是推動非金融企業(yè)和政府部門杠桿率提升的主要因素。由于存在債務低估與資產高估現(xiàn)象,可能杠桿率會更長。如果資產質量急劇下降,杠桿也就會急劇上升。實體經濟不振,去杠桿化將十分困難,如日本一樣,最終不得不再次寬松。

  2008年以后,金融去杠桿最成功、成本最低的是美國,通過量寬轉嫁成本、通過高新科技與移民增加活力,家族與金融企業(yè)去杠桿基本成功,剩下的是政府債務,通過低息債與重組債務解決。最近底特律破產,是大局已定情況下化解地方政府債務的一個狠招,說明去杠桿已到最后關頭。

  我國去杠桿化剛起步,意味著銀行進入風險期,去杠桿不結束,風暴也就不會停。最后要強調的是,鑒于銀行背后的政府隱性擔保,中國銀行破產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有小型村鎮(zhèn)銀行破產,也是象征性的。

  推薦閱讀:

  葉檀:貸款利率下浮對大企業(yè)有利 市場化已扭曲

  葉檀:中國被餓狼追逐 加速市場化才能避免被吞

  葉檀:貴陽是政府主導土地財政的極致樣本

(責任編輯:DF083)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