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房價居高不下、購房艱難的形勢下,房產稅作為房地產調控的重要工具,被賦予了很多期待。部分專家和群眾寄望房產稅能夠成為樓市調控的又一利器。但是也有觀點指出,房產稅的改革其根本上的目的不是為了抑制房價,也不可能起到抑制房價的作用。
有媒體在報道中稱,限購政策的繼續(xù)施行也意味著所謂以房產稅等稅收調控手段取代限購為主的行政性調控手段的想法,不會在2013年實現。
多數業(yè)內人士認為,房地產政策的取向,主要是在維持現有政策延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的情況下,抓緊建立長效機制,如推進房產稅試點、完善保障房建設和分配制度等。
據悉,住建部已經初步完成了全國40城市個人住房信息系統(tǒng)聯網后,并開始考慮逐步擴大個人住房信息聯網的覆蓋范圍,最終將聯網覆蓋到約500個內地地級城市。個人住房信息系統(tǒng)完成全國聯網后,依托這一平臺,房產稅的征收執(zhí)行將有數據基礎,與此同時,住建部可以強化現有的限購政策,擴大限購范圍,比如查異地購房等。
土地政策從嚴:
房企拿地熱情高漲 國土部發(fā)威整治“地王”
土地市場的供需兩旺,對市場預期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除了昨日住建部重申調控政策延續(xù)外,18日,國土部也在2012年房地產管理調控情況發(fā)布會上表示,針對近日來頻繁出現的各地“地王”,要求各地要采取分割出讓、綜合競標、配建競標、提高付款難度等方式,避免再次出現“地王”。此外,國土部還將建立房地產大企業(yè)大地塊跟蹤督查制度,跟蹤督查履約建設情況。
年末將至,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突然出現一波“地王潮”。有研究機構統(tǒng)計,11月27日至12月7日這11天時間內,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成都、長沙以及蘇州7地的“地王”紀錄不斷被刷新。
12日,萬科、保利等四家企業(yè)又以54.31億元聯合拿下上海徐匯區(qū)一地塊,成為上海今年以來的新總價“地王”。
19日,北京國土局發(fā)布通知稱,因故暫停北京市朝陽區(qū)農展館北路8號地塊出讓。該地塊樓面地價起價達3.38萬元/平方米,最終成交價預計將超過今年早些時候成交的萬柳“地王”和東城區(qū)香河園3號地價格。
由于此前國土部剛剛提出要求各地避免再次出現“地王”,業(yè)內也猜測北京國土局此舉是為響應國土部號召,平穩(wěn)地價預期,防止地王再現。
不過,房企高價拿地的熱情并未就此消退。
24日,魯能以46.2億將天津天塔道地塊收入囊中,樓面地價15000元/平,溢價率24.53%。25日,萬科首開聯合體也以觸及最高限價的價格拍下了北京通州兩地塊。
有分析認為,開發(fā)商對于市場預期的好轉,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地王”的誕生。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