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博士之死究竟有什么迷?
時間:2018-01-18 10:38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寒門博士之死究竟有什么迷?
據中國青年報1月17日報道,至少在去世前的某一刻,楊寶德相信,自己有一個光明的未來。那時,導師答應送他出國留學,他興奮地撥通了女友的電話。這位西安交通大學藥理學博士生,同遠在北京讀博的女友吳夢商量:兩人都申請公派去美國留學一年,等回國后他們就結婚。然而,一周后的圣誕節(jié),這位29歲的博士生走向了死亡。2017年12月25日下午,他獨自從學校離開,沒有帶手機和錢包。當天夜晚,他在灞河溺亡,警方認定,沒有證據表明系刑事案件。
導師要送自己出國留學,楊寶德卻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的死,無論是對于女友,還是父母與老師,都是極大的精神打擊;他的死,如此突然,這究竟是為了什么?出生寒門之家,好不容易熬到今天,他容易嗎?但是,在即將苦盡甘來的時候,楊寶德卻選擇了死亡。莫非在他心里隱藏著什么隱情和巨大的委屈?
如果說他在導師家里給導師擦過車,那也算不得什么委屈。而且,擦車也不是什么丟人現(xiàn)眼的事。那究竟是什么讓他選擇了死亡?而且,他并不是對女友不滿意。那么在事業(yè)和愛情雙豐收的情況下,一個寒門博士選擇死亡,的確令人不解。
但是,一個男人的心理脆弱如此突然,不能不令人深思?磥砼囵B(yǎng)人才絕不能僅僅追求事業(yè)上的突飛猛進,而更應該注重培養(yǎng)高材生擁有一個健康向上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高材生不能抗壓,經不起任何內部和外部的各種精神壓力,他們早晚會精神崩潰;如果在高材生的培養(yǎng)中注重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和怎樣為人處世的培養(yǎng),寒門博士生才不會選擇死亡。即便是他遇到了不可抗拒的各種精神壓力,他也會想方設法排除精神壓力,讓自己的寶貴生命得到依法保護。他絕不會狠心地放棄父母和女友等親人不管不問,更不會不珍惜和不尊重自己的寶貴生命。
一個人活著,就必須能夠承受各種壓力;一個人活著,就不能把自己封閉起來,更不應該讓自己白白送死;一個人活著,應當像韓信那樣能夠忍受胯下之辱,才能讓自己成就大業(yè);一個人活著,應當懂得如何孝敬和感恩父母,應當懂得感恩親戚朋友和社會。一個人如果沒有活下去的堅強意志,那就不是被對手打倒自己的,而是自己打倒了自己。
正如《韓非子·喻老》中曰:“志在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也就是說,人的意志最艱難的地方,不在于戰(zhàn)勝別人,而在于戰(zhàn)勝自己的弱點。正如《周易》中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yǎng),完成并發(fā)展自己的學業(yè)或事業(yè),能這樣做才體現(xiàn)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而且,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只有弄清這些道理,才能活出個樣來。
作為博士研究生,已經被人們公認為是國家的精英人才。那么,就應該讓自己不負眾望。而且,必須對得起自己;而且,必須學會與人交流溝通。既不能被人誤解,又不能誤解他人。人與人之間,必須學會相互信任與理解;人與人之間,必須學會相互謙讓,才能擁有和諧相處的環(huán)境,才能在困境中獲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否則,自己的自卑心理就會變成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
然而,不管我們如何猜想,都無法弄清寒門博士之死的真正原因;然而,不管我們是否與楊寶德彼此認識,我們卻不能不敬畏他的生命。而且,更會替他的父母哀嘆:又是一起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悲劇。(郭喜林)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