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文學是中國人民的精神財富
時間:2019-04-21 22:11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chuàng)(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在中國廣大讀者的深刻印象中,無論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還是《靜靜的頓河》,無論是《海鷗》,還是《戰(zhàn)爭與和平》,這些作品都曾經鼓舞和鞭策了很多中國讀者。而且,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俄羅斯文學就已經被中國進步青年所接受。尤其是20世紀的50年代到80年代,中國的廣大讀者都是原蘇聯(lián)文學和俄羅斯文學的忠實讀者。而且,許多小說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中國讀者崇拜和學習的榜樣。尤其馬雅可夫斯基的政治抒情詩,激發(fā)和點燃了中國讀者的革命火種,極大地增強了中國青年與日本軍國主義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進行殊死搏斗的勇氣與力量。這是不能否認的。
據(jù)新京報4月21日報道,從時間上看,俄羅斯文學在中國的譯介過程,和中國新文學的萌發(fā)、發(fā)展脈絡大致吻合。其在中國受到關注,即在“五四”時期,可說是有百年歷程。彼時的中國作家、思想家在俄羅斯文學中主要尋找的是思想。思想性也是俄羅斯作家寫作的一大特點。上世紀50年代,中蘇進入蜜月期,海量蘇聯(lián)文學被譯介!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靜靜的頓河》《海鷗》等更是被廣泛閱讀,不僅影響了作家的創(chuàng)作,還塑造著人們的思想,甚至成為生活指導。相比文學的藝術意義,其教育意義更為突出。
可以說,即便是中國的小說和自由體詩歌創(chuàng)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原蘇聯(lián)文學的影響。而且,直到20世紀90年代之后,由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文學作品被翻譯和出版到中國圖書市場,廣大讀者和作家與詩人,才對文學創(chuàng)作和鑒賞產生了多元思維方式,尤其是創(chuàng)作領域的視野更加寬廣。在這之前,中國文學和讀者的鑒賞范圍一直局限于原蘇聯(lián)文學作品。但不管怎么說,原蘇聯(lián)文學和俄羅斯文學對于中國讀者來說,那就是巨大的精神財富。
之所以會這樣,一是因為中國的文學創(chuàng)作長期沒有與世界各國文學進行深入交流,而且受到了西方政治的嚴密封鎖;二是因為中國和原蘇聯(lián)均屬于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蘇聯(lián)又是我們的“老大哥”,親密的國家間外交關系,更加深了原蘇聯(lián)文學作品走向中國圖書市場和中國讀者心中的天然條件與積極因素。
尤其是中國在20世紀初的1919年經過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之后,大量的蘇聯(lián)文學作品,伴隨著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革命火種迅速傳播到了中國進步青年的思想當中,并激勵了中國進步青年追隨共產主義理想和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革命熱情。在初期的中國革命隊伍中,有較高學歷的進步青年人人都在研讀蘇聯(lián)文學作品。可以說,是蘇聯(lián)文學凈化了中國青年追求真理的靈魂,是蘇聯(lián)文學作品中保爾柯察金自強不息的形象,讓中國青年在革命斗爭中變得更加無私無畏和勇敢。
托爾斯泰的 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讓中國青年認清了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本質,激發(fā)了中國青年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勇氣和堅強意志。
而且,中國的文學創(chuàng)作從20世紀40年代末直至80年代近半個世紀的創(chuàng)作歷程中,作家和詩人的創(chuàng)作思路與藝術表現(xiàn)手法都受到了原蘇聯(lián)文學作品的影響,這是不能否認的。就目前來說,盡管我們的國家已經經歷了40年的改革開放,對于引進外來文學作品的選擇范圍更加廣闊,作家和讀者學習和鑒賞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但不會放棄對于俄羅斯文學作品的鐘愛?梢哉f,俄羅斯文學作品依然是中國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財富。(郭喜林)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