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鐵路文物保護單靠個人還不夠
時間:2020-04-17 10:50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呼吁鐵路文物保護單靠個人還不夠
近日據北京日報報道,90后小伙王嵬“醉心”于研究鐵路文化、保護鐵路遺產,經他的努力,尋找、保護了不少鐵路文物。他的行為也讓更多的人意識到:“留住”老鐵路迫在眉睫。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曾經的老鐵路正在一條條消失,那些有著鐵路歷史的站房、車庫、水塔等建筑被拆除的一干二凈,那意味著一段交通史的“遺失殆盡”,如果說高鐵時代是前進的,那么如今的高鐵時代也需要“回頭看”。
![](/uploads/allimg/200417/10503L219-0.jpg)
鐵路文物是鐵路歷史進程中的寶貴遺產,是鐵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進行愛國愛路教育的有效載體。加強鐵路文物保護管理,對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新時期鐵路精神,繁榮和發(fā)展鐵路文化,推進鐵路改革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如果保護不好,搶救不及時,將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大力“挖掘”鐵路文化,建設鐵路文化遺跡,形成文創(chuàng)產業(yè),營銷文化產品,讓中國鐵路綻放出獨特魅力。如利用京張鐵路,進行鐵路文物遺跡的風光帶建設,做到先清理、修復文物遺跡,停止文物遺跡周邊的再建設,凈化環(huán)境,保持良好的自然風貌。同時可將京張鐵路兩側的相關景點,如居庸關、八達嶺、關溝景觀等串聯起來,形成獨特的文化旅游項目。
鐵路文物的發(fā)現與保護需要社會的關注更需要鐵路部門的高度重視。單靠個人的力量還遠遠不夠,作為鐵路企業(yè)理應擔起社會責任,可以通過提高職工文物保護意識,歡迎社會各界人士自發(fā)保護鐵路文物、遺跡,不要等到被拆、被改了,才想到要去保護、修繕,為時已晚。筆者認為,還可以加大宣傳,“有獎”保護,由此延伸到愛路護路,利于形成較好的鐵路文化氛圍。余純伊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