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呼吁鐵路文物保護單靠個人還不夠
時間:2020-04-17 10:50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呼吁鐵路文物保護單靠個人還不夠
 
  近日據北京日報報道,90后小伙王嵬“醉心”于研究鐵路文化、保護鐵路遺產,經他的努力,尋找、保護了不少鐵路文物。他的行為也讓更多的人意識到:“留住”老鐵路迫在眉睫。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曾經的老鐵路正在一條條消失,那些有著鐵路歷史的站房、車庫、水塔等建筑被拆除的一干二凈,那意味著一段交通史的“遺失殆盡”,如果說高鐵時代是前進的,那么如今的高鐵時代也需要“回頭看”。
 
  鐵路文物是鐵路歷史進程中的寶貴遺產,是鐵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進行愛國愛路教育的有效載體。加強鐵路文物保護管理,對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新時期鐵路精神,繁榮和發(fā)展鐵路文化,推進鐵路改革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如果保護不好,搶救不及時,將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大力“挖掘”鐵路文化,建設鐵路文化遺跡,形成文創(chuàng)產業(yè),營銷文化產品,讓中國鐵路綻放出獨特魅力。如利用京張鐵路,進行鐵路文物遺跡的風光帶建設,做到先清理、修復文物遺跡,停止文物遺跡周邊的再建設,凈化環(huán)境,保持良好的自然風貌。同時可將京張鐵路兩側的相關景點,如居庸關、八達嶺、關溝景觀等串聯起來,形成獨特的文化旅游項目。
 
  鐵路文物的發(fā)現與保護需要社會的關注更需要鐵路部門的高度重視。單靠個人的力量還遠遠不夠,作為鐵路企業(yè)理應擔起社會責任,可以通過提高職工文物保護意識,歡迎社會各界人士自發(fā)保護鐵路文物、遺跡,不要等到被拆、被改了,才想到要去保護、修繕,為時已晚。筆者認為,還可以加大宣傳,“有獎”保護,由此延伸到愛路護路,利于形成較好的鐵路文化氛圍。余純伊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