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睡眠不足現(xiàn)象日趨嚴重。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近日發(fā)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9-2020)》顯示,95.5%的小學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的睡眠時長未達標。
睡眠是最充分也最全面的休息方式,直接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腦力開發(fā)、性格養(yǎng)成等各方面發(fā)展。造成中小學生睡眠不足的原因不外乎如下三種:學生課業(yè)太多,升學壓力太大,教育焦慮過重。
青少年的睡眠不足在逐年上升,也意味著青少年的睡眠負債是年年加碼。這個問題也許現(xiàn)在看不到嚴重后果,但數(shù)十年或幾代人后,后果可能就會體現(xiàn),不只是人的反應、身高、體重、速度、力量等生理機能降低,而且智商可能會逐步下降。原因就在于,睡眠是一種從出生起就開始并需要充分滿足的基本生理需求。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學而優(yōu)則仕”的說法,為了這個“優(yōu)”,讀書人必須“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一傳統(tǒng)理念根深蒂固,影響著世世代代的國人。在這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下形成的單一社會評價機制所帶來的家長心態(tài)問題,以及各地黨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等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政績觀,則是其形成的社會原因。要想把睡眠時間還給中小學生,打好這場中小學生的睡眠“保衛(wèi)戰(zhàn)”,必須得多管齊下,形成合力,才有希望。
減負難,難落實,該怪誰?之前有媒體報道提到這樣一個細節(jié),一名任課教師表示,學校對教師評價主要看學生成績和升學率,為了爭奪學生的學習時間,只能給學生多留作業(yè)。“老師們管這叫"擰"學生,仿佛每個學生的背上都有一根發(fā)條。”
學校“擰”學生,老師也“擰”學生,家長“擰”不“擰”呢?不言自明。“擰”來“擰”去,結(jié)果就是越減負學生負擔越重。如此一來,孩子睡眠時間不足,體質(zhì)下降,近視眼增多。誰都知道睡眠質(zhì)量差會直接影響青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但沒有家長愿意“冒險”讓孩子多睡覺,可憐天下父母心,社會競爭白熱化,誰敢放松孩子?
解決孩子睡眠不足問題,不能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以口號落實口號。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均衡化發(fā)展,讓孩子不用從幼兒園開始就陷入高強度的學業(yè)競爭,才能從根本上實現(xiàn)減負。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學科評價機制。通過對教育評價體系的不斷完善,把學生真正從唯分數(shù)論的負擔中解脫出來!〕谭綀A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