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塘村的全部勞力,腳下是他們的路。
這幾雙手,完成了他們看似瘋狂的開山修路的夢想。
入選理由
在那地質學家宣布“失去人類基本生存條件的地方”,生活著12家人,百年歷史中他們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行路難,難于上青天。
8家人不堪忍受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不得不拋家棄業(yè)搬離故土。剩下的4家人也準備走出這個困境,但他們沒有選擇離開,而是做了個瘋狂的決定:開山修路。
4家人,5個成年男人,3個平均年齡60歲以上,1個弱智。這個看似天方夜譚的修路神話,6年后竟然成為現(xiàn)實……
人物檔案
姓名:姚仕斌、侯壽高、鄧招財、姚光金姚仕元父子。
年齡:34-71歲。職業(yè):農民。
籍貫:文山州西疇縣雞街鄉(xiāng)肖家塘村。
每個時代都有一些“瘋子”,他們執(zhí)著于一些讓人費解的事情,廢寢忘食,肝腦涂地。但人們最終會因為這些人的瘋狂而驚嘆不已。這為數(shù)不多的“瘋子”,文山西疇肖家塘村就有5個。
姚仕斌、侯壽高、鄧招財、姚光金,這4個福、祿、壽全占滿的名字,分屬于幾個曾與世隔絕的農民。當然,現(xiàn)在他們是西疇縣的名人,哪怕是縣里最大的官,見了他們,也要多上三分笑臉。
這一切都因為他們6年前的瘋狂之舉……
一個瘋狂的決定
關于修路這個瘋狂念頭的肇始,現(xiàn)在回想,侯壽高多少還是有些驕傲的。他一只手揣在褲兜,一只手拿著紙煙,站在碎石鋪就的公路上,看著山洼里縮小版的家,由衷地笑了。
作為華蓋木故里,西疇曾被前來考察的國外地質專家稱為“失去人類基本生存條件的地方”。距縣城10公里左右的地方就是肖家塘村,侯壽高就出生在這里,他爺爺?shù)臓敔斠渤錾诖,家族的歷史他不甚明了,但至少有百年以上。祖輩為何要到這個與世隔絕的深山里扎根,現(xiàn)在唯一的說法是“避難”。
這里確實是個避難的絕好場所。這個分散在三個山洼里的村子,完全被大山阻隔,進出村子的路是祖輩爬行百年留下的痕跡,連羊腸小道都不能算。百年以來,大家過著“上看一塊天,下看一堂地,只聽雀鳥叫,聽不到人聲”的生活,極少與外界來往。
但是,就是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年少時的侯壽高還是每天5點鐘就起床,嘴里含著煮好的紅薯、土豆,點上火把,翻山越嶺爬行前往5公里外鄰村的學堂,這一去就要等到下午放學。小學6年,侯壽高沒有吃過午飯,都市里的孩子肯定無法想象他如何讀完初中。
作為村里學歷最高的人,侯壽高去過最遠的地方是西雙版納。那是2006年的夏天,他不是去旅游,而是受村民之托,前去考察搬家一事。
村子最昌盛時,有過12戶人家,58口人。但6年前,就有8家陸續(xù)搬走,“說是去打工,其實就是搬家!蹦克鸵粋個熟悉的身影遠去,做了30年村長的姚仕斌多少有些幽怨。
版納之行回來后,侯壽高得出的結論是:“他們都是租別人的地種,交了租金也剩不下多少,還要自己修房子。留下來雖然苦一點,但在家種地不要交租金,房子也是現(xiàn)成的。只要路通了,慢慢會好的!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