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鐵路從何處通過,受制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既有地理位置的因素,也有地勢地形的因素,還有人口密集程度、資源多寡等原因;確定其從何過境要有科學的論證分析,要統(tǒng)籌考慮到經(jīng)濟、社會、生態(tài)等多重效益。群眾表達過境訴求固然可以理解,但并非最終決定鐵路走向的因素。對此,公眾應有充分理解。
然而,也應當考慮群眾訴求的另一面,鐵路從別處過境了,區(qū)域之間的發(fā)展差距是否會越拉越大,目前尚不得而知。而這也正是群眾的憂慮和擔心。對于群眾的這一憂慮和擔心,上級黨委政府不能袖手旁觀,更不能置之不理。最緊要的是采取措施,另辟渠道,讓群眾富起來,讓“孩子們都吃上奶”,才能讓他們不再糾結于鐵路過境所帶來的發(fā)展機遇;蛟S,這正是消解矛盾的關鍵之處。(何雙江)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