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下出生的,無奈之下只能和母親入宮為婢。雖然出身卑微,但是她的母親并沒有放棄對她的培養(yǎng),所幸上官婉兒也天資聰慧,十三、四歲就能博古通今,文采十分出眾。
武則天在朝堂上能夠如魚得水,除了自身的天賦之外,能夠任用賢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在聽說了上官婉兒的才能后召見她并當場詢問了一些問題,上官婉兒對答如流,不卑不亢,態(tài)度淡定,從從容容。
于是在武則天正式登基的第二年,她將諸如起草詔書和批閱奏章這樣的瑣事都交給了上官婉兒來處理,上官婉兒雖然出身卑微,但是在武則天身邊盡心輔佐。
當然對于這件事歷史上稍微有些爭議:有人認為上官婉兒在武則天身邊是忍辱負重,甚至多次刺殺武則天未果,武則天還大發(fā)慈悲得不加追究,于是上官婉兒才盡心盡力地侍奉她。
其實此種猜測有失偏頗,武則天是個因為上官儀上述廢后就能將他處死的人,如果上官婉兒真的多次刺殺她,那么武則天根本不可能還將她留在身邊,甚至賜她更大的權(quán)力。
從罪臣之女到引領文風的女尚書
上官婉兒從一出生便被打上罪臣之女的烙印,憑借著自身的天賦與努力成為武則天的左膀右臂,但其實這個過程其實并不順利。
有一次上官婉兒在宴席上和武則天的面首張昌宗眉來眼去被武則天發(fā)現(xiàn),觸怒龍顏,本來武則天一怒之下要把她處死,卻還是念及其才情不忍賜死,而是退而求其次地施了黥型,在臉上留下了疤痕。但是后來上官婉兒在留有疤痕的位置上繡了一朵梅花,變得更加美艷動人,甚至引領了一股梅花妝的潮流。
前文提到過,上官婉兒從小便被母親嚴苛要求熟讀詩書,在詩詞方面的文風頗有爺爺上官儀的味道。
在中宗年間,因為其女尚書的政治地位,“上官體”逐漸成為創(chuàng)作潮流,深受上流社會詩人喜愛。在成為尚書后,上官婉兒設立了修文館,與前來學習的文人雅士寫詩賽詩,大力開展文化活動。
另一方面,她在書法上也有極高的造詣,模仿他人字跡甚至達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我認為這和她在孩童時期她的母親就讓她學習各類詩書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回頭看中國歷史長河,上官婉兒是為數(shù)不多稱得上名號的女官,在武則天時期和李顯稱帝的年間專門負責皇帝的詔書起草工作,盡管沒有明確的冊封官職,卻是真正意義上手握實權(quán)的“宰相”,無論如何都稱得上一句“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何為巾幗不讓須眉,上官婉兒就詮釋得淋漓盡致。
在才情上,她不輸男子,十幾歲便能因為當著武則天的面兒對答如流而得到她的賞識,十幾歲就能寫出《剪彩花應制詩》,其觀察之細致,言語之具象,措辭之精準,讓許多人都自愧不如。
在成為了尚書后,上官婉兒又成立了修文館,聚天下文人雅士通過作詩的方式選用人才、品評詩文,進一步引領了當時文壇的風向,對于當代詩歌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政治上,她不輸男子,從武則天身邊的只是負責起草詔書和批閱奏章的內(nèi)舍人,逐漸獲取武則天的認可和信任。在登基后將更重要的職務交給她,在武則天身邊侍奉長達二十七年的上官婉兒耳濡目染,比很多人都有手段有謀略。
因為武則天她家道中落,卻也能因為武則天重新登上高位,甚至可以說權(quán)傾朝野。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