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7年,秦王嬴政登基。秦國掃滅六國的步伐不可阻擋,而韓國首當其沖(韓國因地理位置貼近秦國,韓國國力也是六國最弱)。韓桓惠王為了拖延秦軍的進犯,異想天開地實施了歷史上 的“疲秦”之計,派國內(nèi)水利專家到秦國興修大型水利工程,想以此來拖垮秦國。韓國派出的這位水利專家及間諜,名字叫“鄭國”。
鄭國是熱愛自己祖國(韓國)的,對于韓王派給他的間諜任務(wù),他欣然應(yīng)允。不過,讓鄭國高興的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他可以在秦國一展自己水利方面的才能和抱負。因為在貧困積弱的韓國,他的才能無用武之地。到了秦國后,鄭國給秦國設(shè)計興修引涇水入洛陽的灌溉工程。本來就想發(fā)展水利的秦國,很快地采納這一誘人的建議。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鄭國主持,興建這一工程。
在施工過程中,韓國“疲秦”的陰謀敗露,秦王大怒,要殺鄭國。鄭國早就知道會有這么一天,他已經(jīng)想好了說辭:“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shù)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詳見《漢書·溝洫志》)意思是說,即使修建鄭國渠消耗秦國大量財政收入,也不過是讓韓國多茍延殘喘幾年而已,而該渠可以使秦國“富民強國,建萬世之功”。秦王覺得鄭國說得有道理,但被韓國這樣騙了感覺不好受,于是,給鄭國下了“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的逐客令。這時,李斯向秦王提出“有才是道,舉賢任能”的建議。秦王政是位很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于是一如既往,對鄭國仍然加以重用。經(jīng)過10年的努力,鄭國完成了引涇灌溉的大型水利工程,秦國以他的名字命名為——鄭國渠。
鄭國充分利用鄭國渠地處“西北略高,東南略低”這一地形,在禮泉縣東北的谷口開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腳向東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區(qū) 地帶,不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積,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統(tǒng)。鄭國渠的工程是艱巨而又浩大的,要鑿穿涇水,從中山到瓠口出北山向東到洛水,全長三百多里。北方地土干硬,又是在山嶺間穿行,修建這樣一條灌渠的確能夠“疲秦”,韓國人的目的為什么沒有達到呢?關(guān)鍵在于它的用途是民用,可以想象的是,這條渠不用等到全線貫通而是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就已經(jīng)起到了灌溉作用,也就是說,它是一邊干一邊見到了效益,渠修到哪里就把利益帶到那里。否則,秦國也不會花費十年的時間一直把它修完。
渠成之后,秦國引涇河水灌溉兩岸鹽堿地四萬多頃,糧食產(chǎn)量成倍翻番增長。關(guān)中從此沃野千里,秦國因此更加富強。戰(zhàn)國末年,秦國的40000余頃,約合今天的28000余頃。有些學者認為這個數(shù)字不實。認為鄭國渠最多只能溉田萬頃上下,所謂40000頃,當是鄭國虛報。但是鄭國因為欺騙,已經(jīng)得罪秦國一次,他不至于再有膽量進行第二次欺騙。鄭國渠溉田面積較大,疑與以下兩種情況有關(guān)。(一)是歷史上的雨量多有起伏,不能以今律古。(二)是古今作物不同。古代關(guān)中主要作物為耗水量少、耐干旱的粟和黍,而唐以后以耗水量較多的小麥棉花等為主。秦漢時,以較多的水量來灌省水的作物,溉田面積當然會大大超過今天。
鄭國渠的建成,令秦國執(zhí)政者大為贊賞。通渠之后,確實為秦國帶來巨大的效益。鄭國渠工程之浩大、設(shè)計之合理、技術(shù)之先進、實效之顯著,在我國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