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biāo)題:三國那些事:司馬懿父子為篡權(quán)殺人無數(shù) 為獲取民心也放過了一些人
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父子發(fā)動(dòng)了“高平陵之變”,殺掉了曹魏大將軍曹爽,為了斬草除根,司馬懿大舉屠刀,將曹爽誅滅三族。
同時(shí),還將曹爽的所有心腹一起誅殺,也全部誅滅三族,比如何晏、鄧飏、丁謐、畢軌、李勝、桓范、張當(dāng)?shù)热恕?/div>
《三國志 曹爽傳》記載:收爽、羲、訓(xùn)、晏、飏、謐、軌、勝、范、當(dāng)?shù)龋苑D,夷三族。
可以說,司馬懿心狠手辣,一時(shí)間,曹魏無數(shù)人頭落地。

然而,司馬懿為了獲得民心和支持,也赦免了一些人,并未趕盡殺絕,比如曹爽的司馬魯芝和主簿楊綜等人,司馬懿說是各為其主,放過了他們。
《三國志》注引《世語》記載:初,爽出,司馬魯芝留在府,聞?dòng)惺,將營騎斫津門出赴爽。爽誅,擢為御史中丞。及爽解印綬,將出,主簿楊綜止之曰:“公挾主握權(quán),舍此以至東巿乎?”爽不從。有司奏綜導(dǎo)爽反,宣王曰:“各為其主也。”宥之,以為尚書郎。
到了王凌叛亂的時(shí)候,司馬懿在王凌服毒死后,下令將王凌和其已故外甥令狐愚的尸體挖出來,暴尸三日,并將楚王曹彪賜死,將和王凌叛亂相關(guān)人員全部誅殺,并滅三族。
《三國志 王凌傳》記載:彪賜死,諸相連者悉夷三族。
司馬懿屠刀一舉,又是無數(shù)人頭落地。
然而此時(shí),司馬懿又放過了一個(gè)叫馬隆的人,這是怎么回事呢?
當(dāng)時(shí),王凌聯(lián)合外甥令狐愚一起反叛,在起事前,令狐愚突然病死了。司馬懿也沒有放過令狐愚,將令狐愚和王凌扒墳暴尸三日。
這個(gè)叫馬隆的人,當(dāng)時(shí)不顧生命危險(xiǎn),勇敢地站出來,自稱是令狐愚的門客,為令狐愚收尸并出錢將其安葬。馬隆在令狐愚的墳前種了松樹和柏樹,還為令狐愚守喪三年,一時(shí)間,馬隆的行為受到人們的廣泛稱贊。
馬隆為令狐愚收尸,這是為“叛賊”收尸,如此行為,司馬懿卻并沒有殺他,可見,也是為了收買人心。
到了司馬師時(shí)代,司馬師也高舉屠刀,殺了不少人,比如,中書令李豐、皇后父親張緝、征西將軍夏侯玄、黃門監(jiān)蘇鑠、永寧署令樂敦、冗從仆射劉賢等人,也是誅滅三族。

《三國志 夏侯玄傳》記載:豐、玄、緝、敦、賢等皆夷三族,其馀親屬徙樂浪郡。
毌丘儉和文欽叛亂被平定后,司馬師除了將毌丘儉等人誅滅三族,也放了一些人。
當(dāng)時(shí),毌丘儉的心腹有七百多人,司馬師只是下令將為首的十幾個(gè)人誅殺,其余的幾百人都放了。
《三國志》注引《世語》記載:毌丘儉之誅,黨與七百馀人,傳侍御史杜友治獄,惟舉首事十人,馀皆奏散。
到了司馬昭時(shí)代,司馬昭也是殺人如麻,比起父親司馬懿和哥哥司馬師更狠,甚至將皇帝曹髦都?xì)⒘恕?/div>
諸葛誕叛亂被平定之后,司馬昭殺了諸葛誕及其手下幾百人,卻將唐咨等人給放了。

諸葛誕叛亂,唐咨等人被吳國派去支援諸葛誕,諸葛誕死后,唐咨、王祚、孫彌、孫曼等人投降,司馬昭沒有殺他們,上表為他們封爵,并賜糧充饑,唐咨被拜為安遠(yuǎn)將軍。當(dāng)時(shí),投降的吳國人都受到任命,人心悅服,東吳感念魏國的做法,也沒有誅戮他們的家屬。
《三國志 諸葛誕傳》記載:拜咨安遠(yuǎn)將軍,其馀裨將咸假號位,吳眾悅服。江東感之,皆不誅其家。其淮南將吏士民諸為誕所脅略者,惟誅其首逆,馀皆赦之。
而那些跟著諸葛誕一起反叛的人,司馬昭只誅殺了為首的人,其余的人都放了。
司馬昭此舉,也是為了收買人心。
司馬氏選擇赦免一部分人,這些做法,確實(sh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為日后司馬炎篡奪曹魏江山,減少了很多阻力。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jiān)L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