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宋開始,朝廷開始對貞潔女子進行所謂的旌表,也可以理解為大張旗鼓的表揚,到了明朝這會兒,朱元璋更是對貞女們進行大肆旌表,在宋、明兩朝行政力量的推動下,“貞節(jié)”觀念開始大行其道,以至于達到“至奇至苦為難能”的地步。
從眾多文獻中可以發(fā)現(xiàn),明清兩朝的寡婦年齡結(jié)構(gòu)多分布于14至30歲之間,稍有生理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個階段的女性正是情感的旺盛期,在變態(tài)的“好女不嫁二夫”的貞節(jié)觀大行其道之時,這些年輕的寡婦如何派遣寂寞?手段不一,但卻讓人后背發(fā)涼!
精神上套著“貞節(jié)”的枷鎖,為抵御難奈的寂寞和感情的饑渴,有一些寡婦自己將自己隔離起來,盡量減少與外界,尤其是男性的交往。《明史烈女》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如卻縣李胡氏25歲守寡,暗自發(fā)誓終身不出家門。某日鄰居起火,火勢越燒越猛,蔓延到李胡氏家。
現(xiàn)在讀來真是可悲可嘆,在感嘆李胡氏“愚蠢”之時,也為那三歲幼女深感不幸。這樣極端的例子并不孤立,《廣州府志》也有記載,明嘉靖年間,廣東南海縣朱黃氏,很年輕時就守寡,她“動遵禮法”,從不踏出家中大廳半步,被當時人稱為“女君子”。
此外,為極力克制性欲的渴求,有的寡婦還會以截發(fā)、斷指、自殺等自殘方式來設(shè)法排解心理與生理的苦痛,以身體的痛來抵制生理需求,這分明是一場對人性的摧殘和泯滅,我們實在無法想象需要何等的決絕!
即使千百年后的今天看來,古代寡婦門排解寂寞的方法和手段,著實令人發(fā)指,讀至深處總會不由感嘆一句,“封建社會真是該死!”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