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二手羽毛球變一手羽絨服 廉價羽絨服背刺打工人
近期,冷空氣頻繁來襲。大家趕緊翻出自己的各類“過冬神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羽絨服。不過聽說,最近羽絨服“出事”了?
前段時間,據(jù)央視新聞報道,很多超低價還標榜90%充絨量的“羽絨服”,填充的根本不是羽絨,而是飛絲,即禽類毛片粉碎后的絲狀產物,也常被稱為“粉碎毛”。
近日,據(jù)《大河報》報道,記者又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部分商家為了降低成本,甚至收購二手羽毛球,將其上的刀翎羽毛拆解后粉碎,制成飛絲代替羽絨。
圖源:大河報
二手羽毛球去哪了?
“二手羽毛球回收信息”
記者以球館主理人的身份發(fā)布了出售二手羽毛球的信息,很快就有商戶主動聯(lián)系,并稱“有多少收多少”“量大從優(yōu)”。
被問及回收羽毛球的用途時,大部分商戶表示是用來制作工藝品,或挑選其中完好的羽毛再次制作訓練用球。
部分商戶承認,這些羽毛球并不是全部拿去修復,“(人工)修復成本很高,現(xiàn)在做不到批量修復。”其透露,大部分二手球會被打碎做成“羽絨”,至于具體怎么操作,商戶不愿再與記者多言,只催促趕緊發(fā)貨。
二手羽毛球回收,圖源:大河報
河南商人劉生(化名)多年經營小型機械生產批發(fā),他表示這種生意并不是新鮮事。早在幾年前,就有外地的客戶向他詢價“高速超微羽毛粉碎機”相關產品,并且付款很爽快。
在安裝現(xiàn)場,劉生見到包括羽毛球上的刀翎毛在內,成包的大毛片等待被打成“飛絲”。
刀翎羽毛加工前后圖源:大河報
相關業(yè)內人士表示,與普通羽毛制成的粉碎毛相比,刀翎羽毛形狀規(guī)則、毛桿直、羽毛纖維堅韌且細密,在被粉碎后,這些纖維依然能夠保持相對較好的彈性和韌性。這使得由刀翎制成的粉碎毛在填充產品(如枕頭、坐墊等)中,能夠更好地保持形狀,不易被壓實,提供更持久的蓬松度。
即使這樣,這種刀翎粉碎毛與羽絨的差距依然巨大。不僅在保暖、蓬松、輕便等指標上相差甚遠,在清潔度上也令人擔憂:“刀翎的毛骨很硬,打成粉碎毛后很容易出粉塵,并且毛梗上所含的膠水也無法處理”。相關人士說,這些粉塵可能導致穿戴者過敏,甚至中毒。
為控制成本想盡辦法
持續(xù)攀升的鴨鵝絨價格,也是“羽毛球飛絲”泛濫的原因之一。
“去年‘90鴨絨’一噸才三十幾萬,今年直接跳到50多萬,‘90鵝絨’更是從去年的七十幾萬飆升到今年年中高峰的120萬,這幾天又降回70萬左右,一公斤合700元左右”。有專注“羽絨服打假”的自媒體博主認為,這一年的羽絨價格像坐了“過山車”,現(xiàn)在依然處于不低的位置。
而據(jù)相關知情人介紹,從羽毛球中獲取質量穩(wěn)定的飛絲相當“劃算”:一公斤羽毛球大概可以拆解出來近一半重量的刀翎羽毛,按照回收價格折算下來這些翎毛不到40元/公斤,生產出的飛絲可以滿足4—5件羽絨服的生產。
羽絨服造假,“坑”在哪里?
絨子:朵絨、未成熟絨、類似絨和損傷絨的總稱,呈蒲公英小傘狀,比較蓬松,是一朵羽絨中最優(yōu)質的部分。
絨絲:朵絨上掉下來的單絲,呈一根一根的絲狀,沒有蓬松感。
雖然新國標和舊國標都規(guī)定“明示量50%即為合格”,但以往舊國標要求的“含絨量”,里面既有“絨子”還有“絨絲”。
而一些不法商家會在羽絨服里填充很多“絨絲廢料”,并將其計入“含絨量”中。表面看標簽里寫著“含絨量90%”,價格也被炒得很高,但其實一點都不保暖。
11月26日,中國羽絨工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了羽絨制品消費提示。
總的來說,選好羽絨服,這幾步標準最為關鍵:
看“絨子含量”,越高越好,最高為95%;
看“充絨量”,克數(shù)越大越保暖(酌情,克數(shù)太大穿起來也會太沉);
如果有,可以看“蓬松度”。蓬松度大于800即為高品質羽絨,目前最高為1000。
此外,羽絨服也要注意保養(yǎng)。保養(yǎng)得好,羽絨服的使用壽命會更長。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