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蘆山地震災區(qū)天全縣集中安置點歡樂多
時間:2013-07-28 11:10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
7月27日,震后第98天,記者再次來到蘆山地震災區(qū)天全縣。從天全縣城出發(fā),驅車趕往仁義鄉(xiāng)巖峰村。還未走進位于巖峰村村委院壩里的集中安置點,便聽到一陣笑聲。
一座白色三層小樓前,3排嶄新的磚瓦房井然坐落,20多位村民正在房檐下陰涼處擺龍門陣。“你女兒考全縣第11名,好厲害嘛。”“地震后能考那么好,很不錯哦。”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笑聲不斷。原來,村民張朝瓊上初二的女兒毛文潔這次期末考了天全縣第11名,安置點里其他村民很替她開心。
張朝瓊是巖峰村村民,地震前住在離安置點幾公里的山區(qū)。地震時家里房屋垮塌,還受到地質災害威脅,F在她和女兒住在這個安置點里。這是一個約20多平方米的磚瓦房,南北通透,鋪著紅磚的地面干凈整潔,鍋碗瓢盆、廚具、桌椅等齊備,還有一個紅色的3開門冰箱,一臺彩色電視機正在播放熱門電視劇。雖然房間不大,但五臟俱全,看起來十分舒適。“一直住帳篷不是長久之計。”仁義鄉(xiāng)黨委副書記舒元新告訴記者,夏天住在帳篷里太熱,雨水多了,帳篷外都是泥。蘆山地震中,巖峰村500戶、1700多名村民受災,60%左右房屋嚴重受損。5月中旬,仁義鄉(xiāng)以每戶補助3000元的標準開始修建安置房,還配備了公用的廚房、廁所和浴室。10多天后,巖峰村村委院壩里的3排安置房完工,近30戶村民住到這里。
在張朝瓊隔壁的羅開英家里,她正坐在長椅上與孩子看電視節(jié)目,娛樂節(jié)目逗得娘倆哈哈大笑,老遠都能聽見。
“你們留在這吃晚飯吧,吃完飯一起跳壩壩舞。”村民王建林邀請我們。原來,從6月開始,村里開始組織安置點的村民跳壩壩舞。除了去社區(qū)書屋、文化活動室看書、看錄像,村民們又有了新的娛樂方式。“你一個大老爺們跳得又不好。”“我正在努力學!”王建林一臉嚴肅地回應鄰居的玩笑話,一片笑聲傳遞開去。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