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消費維權又到了,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提升和新車質量問題的頻發(fā),各種投訴無門的維權案例數(shù)不勝數(shù),究其原因,是消費者和汽車廠商經銷商處于不對等的位置。
由于缺乏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消費者很難說清楚問題的原因究竟是“使用不當”還是“產品質量”問題!∵@也正是“誰主張、誰舉證”的弊病所在。
在記者了解和接觸的眾多汽車消費糾紛問題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因為雙方在責任認定上產生了重大分歧。“除非你能證明這是車子自身存在質量問題,否則我們不承擔責任。”無論是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發(fā)生自燃,還是氣囊無故彈出等問題,經銷商和廠家都習慣于用這樣的話來逃避責任。
按照規(guī)定,由于汽車本身質量問題引起的故障,廠商承擔相應責任;由于車主使用不當造成的故障,廠商概不負責。盡管這樣的規(guī)定,本身并沒有不合理之處,但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卻產生了不小的問題。一旦發(fā)生故障,究竟是車子本身質量問題還是車主使用不當造成的?如果不把這個爭議焦點弄明白,后續(xù)的解決方案就根本無從談起。
作為弱勢一方的消費者,要想證明汽車本身存在缺陷,就必須通過質量鑒定。然而,一方面,我國本身就缺乏有官方背景的鑒定中心;另一方面,鑒定費用太高。據(jù)悉,做一次汽車質量鑒定的費用 也要6000元, 的要6萬元。因此,盡管汽車消費糾紛的案件居高不下,但真正通過質量鑒定來維權的消費者卻屈指可數(shù)。
“由處于弱勢的消費者進行質量鑒定,也就是法律上說的舉證,確實有失公允。”汽車維權法律專家冒曉光認為,汽車行業(yè)應該引入舉證責任倒置模式,由汽車廠商承擔質量鑒定義務,可能更有助于更好的解決目前汽車質量消費糾紛問題。
所謂舉證責任倒置,是指原告不承擔舉證責任,而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如果該被告不能就此舉證證明,則推定原告的事實主張成立。引申到汽車市場,就是如果汽車出現(xiàn)質量問題,必須由商家或者廠家來出具證據(jù),證明車輛沒有質量問題,否則就按照存在問題來處理。
“目前在醫(yī)療糾紛訴訟案件中,實行的就是舉證責任倒置模式,即由醫(yī)院承擔舉證義務。”冒曉光認為,之所以汽車和醫(yī)療領域需要采用舉證責任倒置,恰恰是因為汽車消費者和醫(yī)院的病人在信息和技術上都處于 的弱勢地位。消費者自己舉證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物力,而且還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因此,普通消費者往往選擇放棄。
這些年來,我們不斷聽到怒砸寶馬、驢拉奔馳等過激的維權行為,而這種過激行為的背后,恰恰正是消費者維權無路的一種體現(xiàn)。在美國等發(fā)達國家,消費者的權益一般都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美國有專門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檸檬法》。該法案的核心是將汽車質量的否決權交給車主。消費者在不用打官司的情況下,以修車單據(jù)為憑據(jù)直接通過消協(xié)來讓汽車廠家承擔損失,索賠過程非常方便。汽車企業(yè)為避免蒙受重大損失,不得不提升產品質量,將重點放到了技術革新和質量管理上。因此,《檸檬法》倒逼美國汽車產業(yè)不斷升級發(fā)展。
汽車廠家和經銷商更是抱著僥幸心理,在產品質量上得過且過。只有實施舉證責任倒置,“3·15”才能改變“早上來、晚上走”的尷尬局面,消費者的權益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