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因此,每當我們在某一時間,眼皮經常亂跳的時候,往往預兆著一些不好的事情即將發(fā)生。因此,眼皮亂跳也可以當作一種提前預知運勢的方法之門。今天,我李澤順就從玄學的角度為大家,深入探討一番。
一、用算命來測算吉兇
坊間市井,尋常巷道,最常見到的人文風景就是“占卦”,俗稱“算命”。人在遇到不順或困惑時,總希望能通過算命,來改善自己的運勢。算命還有另一個名稱,就是“算八字”。而眼皮跳,多指的是好壞吉兇的事情,我們可以通過八字來測算近期會遇見哪些不好的事情,亦可早點做準備。還可以到寺廟去抽簽,預測近段時間會發(fā)生哪些事情。
二、吉祥物化解
眼皮跳分幾種:一種是短時間;一種是幾天;還有一種是一個月。如果眼皮跳的時間很久,那多應驗著自己的運勢會出現(xiàn)較大的變動。因此,這個時候可以請購一些保平安,或者保事業(yè)、家庭的吉祥物來給自己的運勢帶來好的氣場,以便化解不利。
三、遠離小人是非
常言道:“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這句老話一語道出了“人一生的運勢有好有壞,起伏不定”的這個道理。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玄學關注李澤順。因此,在眼皮跳的時間內,也代表自己容易招惹小人與晦氣。因此,我們遇見小人的時候,最好是退避三舍,避免硬碰硬的沖撞。同時,在日常生活當中遇見一些爭執(zhí),或者交通十分擁擠的場合,也不宜去觀看、逗留,或者待在那里品頭論足。因為凡是發(fā)生交通、發(fā)生爭執(zhí)的地方氣場都是怨氣、怒氣、晦氣集聚的場所。你主動去接近,那么很容易讓你的運氣下跌。
以下為眼皮跳的時辰所對應的事情,僅供參考:
子時:23點—01點前
左眼:意外之喜降臨,會有不錯好運,你的心臟要強一點,別興奮過了頭。
右眼:有人請你吃飯,可以省下一筆錢,但這人的目的不明,你要多斟酌。
丑時:01點—03點前
左眼:家中最近很麻煩,大小事困擾著,不知該怎么辦,短期內一籌莫展。
右眼:有人思念你,可能是家中長輩,相互牽掛太久了,有空打個電話吧。
寅時:03點—05點前
左眼:會有朋友自遠方來狠狠吃你一頓!如果你并非閑錢多,接到朋友電話要裝忙噢。
右眼:家人有機會得到意外之財,例如忽然中了獎,也有可能丟掉的錢又找回來了。
卯時:05點—07點前
左眼:貴人/貴客報到,讓你生命重現(xiàn)曙光,多留意忽然出現(xiàn)在你身邊很久不見的朋友。
右眼:平安順利,不必太過擔心可能發(fā)生危險的狀況,吉人自有天相,安心睡覺吧。
辰時:07點—09點前
左眼:人際關系會變好,許久不見的朋友再次相逢,可能捎來不錯的喜訊。
右眼:錢財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流失掉,花了許多冤枉錢。
巳時:09點—11點前
左眼:會有好處可以撈,目前的你頗有利用價值,別人都會讓你三分。
右眼:開車小心,提醒家人多注意平安,危險可能會出現(xiàn)在四周。
午時:11點—13點前
左眼:長期耕耘總算有了結果,你可以松一口氣,準備享受成果吧。
右眼:意料之外的事情發(fā)生,還好機率不高,繼續(xù)保持警戒才好。
未時:13點—15點前
左眼:你可能在打賭或是玩麻將時輸了不少錢,別輸光了才來后悔。
右眼:有好事發(fā)生,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玄學關注李澤順。但屬于微不足道,你也不會很高興的那種小事。
申時:15點—17點前
左眼:忽然想起什么事情嗎?快點去做,當下想到的,最容易成功了。
右眼:異性緣佳,你的貴人就是異性,他們對你,比同性寬容多了。
酉時:17點—19點前
左眼:為人辛苦,為人忙,好在有收獲,幫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幫自己。
右眼:剛認識的朋友就可以熟得不得了,和他們多混熟點會很不錯。
戌時:19點—21點前
左眼:有人指派工作給你,不要想太多,快點答應,其他的問題會自然會迎刃而解喔!
右眼:得意忘形了嗎?小心小人隨時準備落井下石,你別太囂張嘍。
亥時:21點—23點前
左眼:享受合家團圓、受到多方肯定,再加把勁,你會做得更漂亮。
右眼:提防官司糾紛,你要不會口舌冒犯人,要不就是弄壞東西!
眼皮跳的星期說法
星期一:左眼跳,今天有事情要發(fā)生!
右眼跳,平常事,不要緊。
星期二:左眼跳,心情會很愉快。
右眼跳,會發(fā)生不快的事。
星期三:左眼跳,有人喜歡你!
右眼跳,有事會讓你生氣。
星期四:左眼跳,有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
右眼跳,今天對任何事都不能插手。
星期五:左眼跳,有人在想念你。
右眼跳,將發(fā)生一件幸福的事。
星期六:左眼跳,這幾天會暴露你的秘密。
右眼跳,近期會得到禮物。
星期日:左眼跳,會發(fā)生意想不到的事。
右眼跳,有好運氣。
關注微信號lisenyi88 好運常伴您。李森易,命理預測師,周易專家,從事周易預測服務十幾年,經驗豐富。個人微信540333938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