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孩子愛玩電子游戲,特別是對手機游戲著迷。如何進行干預(yù),很多家長都頭疼。日前,一個協(xié)助家長幫助孩子培養(yǎng)降游戲習慣的“神器”上線,宣稱只要家長綁定孩子的微信和QQ,就可以“一鍵禁玩”,引發(fā)輿論熱議。
比如有人認為,靠軟件“禁玩”終歸治標不治本。那么,孩子為何喜歡玩手機游戲?面對孩子玩游戲,家長究竟該不該管、怎樣管才更好呢?
家長群像
朋友圈求助、軟硬兼施、輕易滿足但又惶恐
和兒子進行了幾個月的“拉鋸戰(zhàn)”后,張睿終于爆發(fā),在朋友圈發(fā)了一封“求助信”。她擔心因為手機游戲而引發(fā)的母子矛盾,繼續(xù)惡化下去。
張睿在“求助信”中說,自己快要被“兒子各種講條件玩手機逼瘋了”。和很多家長一樣,張睿并不反對孩子玩游戲,“只是要適度”?蛇@對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兒子來說,哪有那么容易——從去年開始,玩手機游戲,已成為滋生母子矛盾的焦點。
≥了解,此前兒子尚能履行“母子約定”,每天玩一定時間手機就上交。可從去年起,兒子開始出現(xiàn)故意拖延玩手機時間、找借口玩游戲、自己偷偷拿手機玩游戲等情況。甚至,連洗澡、睡覺、周末出門去看姥姥都要先講條件,“讓我玩會兒游戲就去”,成了兒子的口頭禪,矛盾也常常因此而起!皩嵲跊]轍了,才想到朋友圈求助,想看看其他家長是怎么處理的!
與張睿的無助不同,蘇茹蕓對8歲的女兒玩手機游戲,有一套“軟硬兼施”的辦法,“只是效果始終不好”。
蘇茹云所謂的“軟硬兼施”,是和丈夫一起來實施的。自己負責“軟”的一面,丈夫則負責“硬”的一面。一旦女兒玩手機游戲“聽話”,比如玩了10分鐘就上交,明天就可以繼續(xù)玩游戲;如果出現(xiàn)拖延時間、賴著不交手機等情況,就該由丈夫出面“吼”了!耙婚_始,吼一吼還挺管用的,現(xiàn)在有時候吼她半天都沒反應(yīng),難道接下來該‘棍棒教育’了?”蘇茹云反問道。
上述兩位小朋友被“管著”,身為家里獨生子的豆豆卻被“慣著”。在豆豆爸爸看來,寶貝豆豆才剛上一年級,還沒有太大的學習壓力,年齡上看也正是滿足他好奇心、開發(fā)孩子智力的時候。因此,一般情況下,只要豆豆想玩手機游戲,自己都會無條件滿足他。只是,這種輕易滿足孩子游戲訴求的狀態(tài),讓豆豆的媽媽心生擔憂:“年紀這么小,他爸爸慣著,以后真像網(wǎng)上說的上了癮、不愛學習了可咋辦?不說以后,現(xiàn)在有時候睡覺前都要玩手機……”
孩子心理
“好玩刺激”、“闖關(guān)后很開心”、“同學都在玩”
“哎呀,差一點就沖到終點了!”“叔叔,你覺得這個游戲好玩嗎?”在玩一款賽車類游戲“沖關(guān)”失敗后,豆豆放下手機,抬頭問道。在他的認知里,這款游戲有多種“很厲害”的小汽車可以選,他和手機里的其他汽車要比賽誰先跑到終點!疤猛、太刺激了,你看我還可以撞它(手機自動控制的汽車)”,“我開車比我爸爸還快,他很容易就出車禍了……”
正在讀三年級的航航,透露自己喜歡好幾個手機游戲。其中,一款街頭格斗類的游戲最讓他著迷。進入游戲后,航航將化身為一個“戰(zhàn)士”,“戰(zhàn)士”本身會有一種特定的力量和一種特殊的“超能力”。每完成一關(guān)后,航航的特定力量和“超能力”就會有所增加。要想闖關(guān)成功,進入難度更大的下一關(guān),航航必須在規(guī)定的短時間內(nèi)擊敗所有“敵人”。談到玩這款游戲的感受,航航笑稱自己“闖關(guān)很厲害,每次把‘敵人’消滅干凈后,都會感到很開心”。
馬上就要升初中的賴爽,曾因玩手機游戲時偷偷花錢買“裝備”,被爸爸狠狠“教育”了一頓。自那以后,賴爽不敢再花一分錢買“裝備”,但“免費的游戲還是可以玩玩的”。在賴爽看來,玩手機游戲是課余難得的放松時間。同時,自己愛玩手機游戲不是因為對游戲有依賴,只是“同學都在玩,有時候也就跟著玩一下,不然人家下課聊什么我都插不上嘴”。賴爽列舉了幾款目前在同學中很流行的手機游戲,其中,有一款游戲“班里男孩子幾乎都會玩”。不僅如此,有時候放學走出校門后,幾個男生會相約在某個地點,聚在一起“過幾把手癮”,然后再各自回家。
專家支招
要區(qū)分游戲和電游,孩子沉迷電游不止因為“癮”
把游戲和電子游戲擱在一起談,會模糊游戲本身的意義。其實,游戲是兒童的工作。不管是遠古還是現(xiàn)在,兒童都是通過游戲來學會規(guī)則、道德和社會生活的。到了今天,當我們遠古、傳統(tǒng)的游戲不在時,我們更多需要學校教育這種形式。但這種教育孩子不喜歡,因為不好玩。先有趣再有用,是游戲本身無法取代的一個特點。此外,游戲還有一種功能,如弗洛伊德所說,游戲是釋放人的挫折的一種重要宣泄手段。
電子游戲的確有某些傳統(tǒng)游戲的功能,比如有合作,有輸贏,也能宣泄。但它和自然、和真實的人是隔絕的。青少年為什么容易電子游戲成癮?其一,電子游戲使屏幕后的人更自由自在,容易釋放很多東西。其二,人在成長中會有三個“我”。一個是物理的我;一個是社會的我;還有一個是精神的自我——精神世界里跟自我的一種交流。對最后一個“我”的認識,是青少年自我發(fā)育過程中的一種能力,而這時候恰恰接觸到了虛擬的互聯(lián)網(wǎng),它迎合了孩子在這一段時間自我精神體系的建立,更多地會把自己封閉起來進行自我對話。這是孩子容易電子游戲“上癮”的原因。
但是,孩子愛玩電游,不止因為有癮。我們要客觀看待游戲本身的作用和價值。不管怎么樣,電子游戲也是一種游戲,傳統(tǒng)游戲斷檔的功能在電子游戲中都有宣泄和補償。現(xiàn)在孩子們喜歡玩電子游戲,恰恰是因為我們當前學校的教育活動不好玩。孩子們需要好玩,需要趣味,電子游戲的出現(xiàn),彌補了學校學習的單調(diào)乏味。
家長干預(yù)需注重細節(jié)和技巧,倡導家校共育
兒童的控制力有一個逐漸強化的過程。大腦里有一個“司令官”叫作前額葉,它教人控制自己。平均來說,女孩的前額葉19歲長成,男孩是25歲,一個人真正形成良好的控制力得到25周歲以后。很多家長不知道這個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只能對孩子簡單說教,結(jié)果事倍功半。
當孩子做不到自律時,外部環(huán)境就要給他約束力。根本在于有原則,也就是定規(guī)則。家長把手機給孩子時,條件和規(guī)則就應(yīng)定下。另外,很多家長并非不定規(guī)則,而是不執(zhí)行。規(guī)則既要制定,也需要獎懲制度去執(zhí)行。一旦觸碰了邊界就要受罰,這也是一種社會教育。
此外,教育也需要注重細節(jié)和技巧,要有一定彈性和人情味兒。不能在孩子玩得投入時,戛然而止。首先,家長要了解孩子玩的是什么游戲;了解清楚后,在孩子玩游戲時,要及時給他預(yù)警和提醒。甚至,家長可以和孩子用文字“約法三章”。家長要真做,不能光嚇唬,很多家長覺得不忍心,結(jié)果淪為溺愛。這些細節(jié)很重要,決定成敗都在細節(jié)。
學校方面也應(yīng)該有所作為,因為孩子對學校有一定忌憚。這就是要達到我們倡導的家校共育。學?梢詫Υ碎_展教育引導。比如,由老師帶著孩子公開討論手機到底是怎么回事,要不要玩游戲,玩到什么程度……又比如,可以引導孩子用手機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傊,學校的教育不能只盯著課本,要把社會上對孩子們有影響的事物,納入教學討論的范圍內(nèi),這才是真正負責的教育態(tài)度。
最后一點,在孩子們眼中,沒有什么有錢沒錢的父母,只有有時間沒時間陪伴的父母;〞r間和精力陪伴他,是孩子成長的需要。除了允許孩子適當?shù)赝骐娮佑螒蛑,家長也需規(guī)劃家庭生活,平時怎么度過,周末怎么玩,都要有所計劃。養(yǎng)孩子不能做到這一點,是很可怕的。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