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孝道文化”要與時俱進更要有分寸
時間:2021-04-20 16:08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4月18日,浙江湖州營盤山景區(qū)曾引發(fā)熱議的24孝雕塑已被拆除。此前,這個“女子給婆婆喂母乳”的雕塑,引發(fā)網友議論。18日晚,景區(qū)工作人員表示,暫時不做任何回應,目前相關部門已介入。(鳳凰網)
該雕塑講的是二十四孝中的乳姑不怠,是說唐朝官員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吃飯都成問題,其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后,用自己的乳汁喂養(yǎng)婆婆,如此數年。
古人的二十四種關于“孝”的行為,是老祖宗一輩輩傳承下來的孝道文化,百里負米、親嘗湯藥讀起來依然讓人熱淚盈眶、感動不已;但是埋兒奉母、嘗糞憂心、乳姑不怠等故事現在看來簡直荒唐離譜,令人瞠目結舌。孝順父母、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不能否認故事背后的孝順與善意,但是,古代有些“感天動地”的孝順在當今社會看來是“愚孝”、甚至是“糟粕”,是不合時宜、有違和感、有傷風化甚至會引起誤解的,有些“孝”已經不再適合我們一代代去傳承、效仿、弘揚。
景區(qū)樹立雕塑作品展現“孝道文化”的初心無可厚非,但是用“乳姑不怠”的故事,將私密部位毫不避諱的在景區(qū)展示,尺度未免讓人難以接受,有褻瀆現代文明的嫌疑。景區(qū)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出發(fā)點沒有錯,但是文化傳承也需要與時俱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是一股腦的拿過來,不加過濾、不加思考。傳承文化需要考慮大眾認知度和接受度,講究時代性與現實性,不能原封不動地照搬、一廂情愿地強加于人。歷史文化沒有錯,但是時過境遷,有些“糟粕”實在沒有大肆宣傳的必要。
古人的二十四孝有其特定的歷史意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文化價值無可厚非,它的對與錯需要那個時代去論證,時間改變了社會,人類的想法和社會的眼光都在變化,不能同日而語。我們能做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可一味地接受也能一味地否定。拆除雕像,拆的不是古人留下來的“孝道”,拆的是與現代文明相悖的“糟粕”,“孝順”不能被妖魔化,不能用“愚孝”禁錮世人。
2012年,我國發(fā)布“新二十四孝”標準,當今社會,我們的“孝道”是;丶铱纯础⒍嗯愀改赋灶D飯、多打幾個電話嘮家常。父母需要的不是我們驚天地泣鬼神地“孝順”,而是生活點滴的關心與照料,是子女對待年邁父母的尊重與耐心,是兒女促膝、子孫環(huán)繞的幸福陪伴,給父母一個安穩(wěn)愉快的晚年就是最大的孝。
社會在發(fā)展,歷史在前進,時代是變化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孝”,我們對“孝道文化”的理解既要傳承又要創(chuàng)新,不變的是我們的“孝心”,變的是盡孝的方式而已。我們如今推崇的“孝道”要基于人權,更要符合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孝道文化”要與時俱進更要有分寸。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