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種喂藥方式嚴重可致窒息!想讓孩子乖乖吃藥 不妨試試這樣做
為了哄孩子吃藥,家長們可謂是費盡了心機,三十六計都用上了。
比如偷梁換柱:
比如瞞天過海:
比如誘敵深入:
最近,又有人發(fā)明出了新招:圍魏救趙——給孩子的舌頭上戴上舌套,網(wǎng)友戲稱為“避味套”,這樣孩子就嘗不出藥的苦味,乖乖把藥喝下去了。
這個方法,看似有用,實則很危險。
為什么不能帶“舌套”喝藥?
主要有三點原因:
、傥kU
經(jīng)?措娨、看新聞的人,肯定見過很多“吃飯時因說笑、含異物導致噎住,甚至因沒能得到急救,而休克、死亡”的報道,案例中不僅有小孩,更有成年人。
為什么吃東西的時候會被噎住?
這其實跟我們咽喉中的一個結(jié)構有關——會厭。
它位于氣管的上方,如同火車的道岔一樣,通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支配,以及挺起和后傾的動作,在我們進食時向下閉合,保證食物可以順利進入食道;在我們呼吸時向上張開,令空氣進入氣管,從而到達肺部。
如果我們吃飯時經(jīng)常說話或者大笑,就可能會導致會厭來不及關閉,導致被噎住。
年齡越小的孩子,身體發(fā)育還不成熟,所以吃飯時經(jīng)常這樣做被噎住的風險就更大。
另外,食管中有三個比較狹窄的地方,與口腔連接的地方、食管的中間、食管下段進入腹腔前的地方。
由于這三個地方比較狹窄,所以當我們吃的食物比較大,沒有細細咀嚼,就會在這些地方被卡住。
所以4歲以下的孩子,不建議吃硬、圓、滑且必須充分咀嚼才能吞咽的嗆咳高風險食物。
而需要帶著舌套喝藥的孩子,年齡都不大,如果家長操作失誤,或者孩子誤吸,就會存在吸入氣道或者被食道卡住的風險。
不管是哪種,都是非常危險的,甚至可能造成窒息。
②無用
味覺感受器不僅存在于舌頭表面,上腭、咽喉和會厭等上皮組織中都密布著味覺感受器,也就是味蕾。只帶“舌套”只能隔離舌頭上的苦味,并不能完全隔離苦味。
所以其實是沒有多大用處的。
、塾泻
在給孩子套上“舌套”的時候,由于要一直保持舌頭外伸的姿勢,假如家長動作有一些失誤,很容易損傷舌下系帶。
舌系帶是一條脆弱的軟筋,當舌頭過度前伸或者受到傷害時,就容易斷裂。如果斷裂創(chuàng)面較小、傷口不深,基本止血后就能夠自行愈合;但如果不幸舌系帶斷裂面長,還是要去醫(yī)院進行縫合,否則舌系帶畸形愈合,會影響說話吐字。
由這三點來看,喝藥帶舌套雖然是家長出于好意,但著實是一件無用又危險的事,千萬不要做。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讓孩子乖乖喝藥呢?
首先要明白為什么孩子不愿意喝藥:生病時各種不適癥狀,會讓孩子產(chǎn)生緊張、恐懼等心理情緒,進而抗拒吃飯、喝藥(尤其藥苦)。
所以喂藥前,家長應當努力調(diào)節(jié)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盡量穩(wěn)定孩子的情緒,在安靜愉快的氛圍里,哄孩子喝藥。
當孩子有喝藥意愿時,怎么喝也是個難題:畢竟是苦藥,難以下咽。這需要根據(jù)孩子的年歲大小采取不同的喂藥方式:
三個月或更小的嬰孩:味覺不那么敏感,可以將藥劑調(diào)成糊糊,在餓的時候喂進去;
3-6個月嬰兒:將孩子側(cè)身,從口角處用湯勺把藥喂入;或用滴管/注射器喂藥;
6-12個月嬰兒:最困難的階段?沙銎洳灰猓煤⒆記]反抗喂一口藥水,反復幾次;
1歲以后,對于可以溝通的小朋友,家長務必保持好心情,耐心、和藹哄勸;同時也可以參考掏空飲料瓶、取藥水代之的“移花接木法”。
最后,給孩子沖服藥劑時,注意以少量溫開水送服,避免因過多的水分引起孩子嘔吐。
同時注意不要把藥物加在飯菜里讓小朋友吃。一來會影響藥物作用力度,二來會影響小朋友對食物的觀感,病好后可能會厭食。第三,有些食物和藥物可能會發(fā)生反應,反而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