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濟寧一位網友在網上發(fā)布視頻稱,上門第一天,育兒嫂就給兩個多月的嬰兒喂精神類管制藥物氯硝西泮片。該網友表示,19日,收到警方的立案告知書后,他也向當?shù)?2345熱線作了反映。
據(jù)劉先生介紹,他是濟寧人。今年8月下旬,兒子出生。11月2日,通過當?shù)匾患壹艺,他們給寶寶找了一個育兒嫂。11月3日上午10時許,他推門進孩子的房間,發(fā)現(xiàn)育兒嫂楊某神色慌張地正整理她的包。包里面有兩大瓶治療精神疾病的氯硝西泮片。他于是立即報了警。警方介入后,孩子的血液檢測報告顯示里面有安眠藥的成分,決定對此事立案調查。
警方通報
育兒嫂或保姆給孩子、老人喂安眠藥的事屢有報道,暴露出的都是同一個問題:家政市場上的亂象與相關藥品在管理上的漏洞。喂安眠藥的行為固然可惡,該追究其法律責任不能少,相關管理上的漏洞也必須給堵上,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對管制藥物要從源頭上把好關,對育兒嫂或保姆的素養(yǎng)也要從源頭上把好關。
根據(jù)《家政服務母嬰生活護理服務質量規(guī)范》,母嬰生活護理員應為女性,上崗登記時應具有身份證明、職業(yè)資格證、健康證以及具備與等級相適應的服務技能并富有愛心、遵紀守法,無刑事犯罪記錄,無精神病史和傳染病等。如果精神類藥物為育兒嫂自己服用的藥品,這就表明育兒嫂有精神病史,不具備上崗資格,如果不是自己服用的,是拿來給護理對象服用的,這也違背富有愛心、遵紀守法的要求。
根據(jù)以往報道的相關案例,法院認為,在缺乏必要性、合理性的情況下,擅自給嬰兒喂食安神藥物的行為,嚴重違反了合同履行過程中的人身安全保障義務,構成對嬰兒權益的侵犯。因此,要承擔侵權責任。
劉先生希望能把家政行業(yè)整治、清理一下。濟寧市高新區(qū)市場監(jiān)管部門工作人員稱,他們已接到相關反映,目前正調查處理。希望就此事能順藤摸瓜,深挖背后暴露出的問題,以絕后患。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