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檔以親子關系為視角的綜藝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占據了各大熱門話題榜,人們津津樂道于明星家長們的教育方式的同時,親子教育問題也引起全社會了廣泛的討論和思考。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他們真正的想法?如何有效的管孩子又不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管孩子怎樣是個合適的尺度?……想起最近和一位媽媽的談話,代表了目前許多家長的困惑和迷茫。
一位普通媽媽的煩惱
“如果有人問我,什么最難?我一定毫不猶豫的說,管孩子最難!”黃女士——一位12歲男孩的媽媽無奈的說,“孩子一讀書就打瞌睡,可上網卻能連續(xù)上好幾個小時都不累。”
“能不能采取什么方式限時孩子上網呢?”
“怎么沒有!設置密碼、拔網線、斷電,能想到的都用過了,結果孩子偷偷去網吧上網,上網了多久,看了什么內容,我們家長都不知道,更不省心!”
“那么能不能陪著孩子上網呢?”
“孩子長大了,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間,一方面孩子不愿意讓父母一直坐在旁邊盯著;另一方面,讓家長時時刻刻盯著,也確實是不現實的,周末、晚上還好,寒暑假真沒辦法!”黃女士邊搖頭邊嘆氣,“更著急的是,有時候孩子在家一整天都說不上幾句話,上網和網友聊天,一聊幾個鐘頭!”
“你們有沒有嘗試過和孩子聊天呢?”
“我和孩子他爸都試過了,可是我們完全不知道現在的孩子關注什么、興趣什么,家長找不到話題,孩子也沒興趣聽,聊兩句就說不下去了!”看來,對孩子的管理真的令黃女士傷透腦筋。
黃女士的煩惱道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隨著家庭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孩子們面對的誘惑也越來越多,電視、電腦、手機、pad……里面令人眼花繚亂的應用、游戲、視頻等,很容易讓自控能力稍弱的孩子沉迷其中,更可怕的是,良莠不齊的網絡內容,還有可能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正如黃女士所說的那樣,家長采取設置密碼、拔掉網線等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上網,極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如果孩子去網吧上網,反而更加脫離了父母的控制,事與愿違;但父母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管理著孩子的上網行為。
以親情化解教育難題
難道這個問題真的是父母們的“疑難雜癥”嗎?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嗎?帶著這個疑問,我們采訪了長期從事中小學教育心理研究的專家包盈女士。
包盈女士表示,受到過去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不少家長認為自己都是為了孩子好,不管采取什么手段都是對的,很少關注孩子的感受。而目前上網問題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家庭,這些孩子普遍在叛逆期,家長們采取直接的阻止方式往往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但有沒有更柔和溫情,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呢?包盈女士說,這其實折射出了一個巨大的市場空白。目前在市面上,無論是家用的監(jiān)控軟件還是如路由器之類的上網設備,均是采取限時斷網、斷電等“暴力”的網絡監(jiān)控手段,雖然從表面看,起到了阻止孩子上網的目的,但從長遠效果來說,實則治標不治本。
為了驗證包盈女士的話,我們上網搜了一下相關信息。果不其然,幾乎所有的商家都在大肆宣傳其產品的“定時斷網、遠程斷電”等功能;而另一方面,在某個產品的百度貼吧里,不少孩子卻發(fā)帖抱怨道“自從爸媽用了這個產品,感覺就自己像監(jiān)獄的犯人,上個網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干脆不再用家里的電腦上網了!”一方面是家長的用心良苦,一方面是孩子的怨聲載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鴻溝,就如那首歌一樣“白天不懂夜的黑”。
現在的產品除了暴力阻斷,有沒有更柔和的解決辦法呢?我們走訪了福州知名的電子城,一家主營路由器的店主告訴我們,現在店里主銷的還是以斷電、斷網為主的產品,確實有很多消費者反映過這個問題,但目前本土網絡通訊廠家星網銳捷的一款以親情關懷應用的產品正在部分用戶和渠道范圍內做測試,為上市前的用戶體驗、穩(wěn)定性做最后的準備,相信很快就會彌補市場空白,解決困擾廣大父母已久的問題。
含蓄內斂的中國式父母,往往只把親情體現在孩子的衣食住行,卻忘了還應該圍繞在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包盈女士指出,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外部網絡設備只能作為輔助,建立起健康和諧的親子關系,還是需要父母與孩子的充分溝通、相互了解和關愛。正如《爸爸去哪兒》的主題歌中所唱的“你拼命發(fā)芽,我白了頭發(fā),一起寫下一撇一捺”。每一位父母無不對孩子的成長傾其所有、嘔心瀝血,但唯有彼此增進了解、互相體諒,才能一起書寫出親情的美。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