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軌菜市” 成氣候,該問責誰?
時間:2016-10-27 20:08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chuàng)(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衣食住行是日常生活的必修課,隨著市場經濟的火速發(fā)展,菜市場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地域名詞,超市有,小區(qū)也有,便捷的流動菜市的確豐富了居民的生活,但是如果把菜攤擺到鐵軌上叫賣,結果會怎樣?
貴州都市報消息;遵義一菜市場開到鐵路上,過往的火車常被逼停。如此奇葩的菜市,國內 ,不知道是否還有復制。問題是開到鋼軌上的菜市,為何就成了氣候,如果說鐵路人管不了,那么城管也束手無策?不管誰的原因,鐵軌菜市能成氣候,暴露的是公共安全管理的缺失,更應該有人去擔責。
盡管被占用為臨時菜市的鐵路線屬于企業(yè)專用線,但是終究還是鐵路線,管理規(guī)章和細則應該和國家鐵路同步實施,否則,鐵路部門也不會隨意答復一條專用線簡單的就可以開通使用。當然,管理這條企業(yè)專用線的應該是企業(yè)內部的員工,問題是,無論是誰管理,都該尊章約法,而不是成為現在的“臨時菜市”。
盡管線路兩旁有著醒目的警示標語,“嚴禁在鐵路鋼軌外側2米距離內堆放雜貨”為何形同虛設,很簡單,管理形式化,走過場,標準執(zhí)行不接地氣。鐵軌菜市不是一朝一夕成氣候的,菜農采用試探性的方式接近鐵路,也就是在試探著這條鐵軌的管理細節(jié),果不其然,試探成為氣候,成為鐵路和地方都難以接招的氣候。
游擊式的鐵軌菜市為何擁有市場,除了接近居民區(qū),更主要的是流動的攤點少了城管這道麻煩,畢竟城管不是太平洋警察,暫時還管不到鐵路上,這個空隙實在有點大,大到生命受威脅都在所不辭,借用一位菜農的話說,道口旁有提示,火車一來,我們及時撤離不會有問題,滿不在乎的口氣,折射的是一種無知的悲哀,菜農只會在秤桿上計較斤兩,又怎么會懂得去計算列車停車需要的時間和距離呢。這也是作為作為鐵路線路管理人員需要深思的弊端所在。
因為鐵軌菜市成氣候,過往的列車不僅時速減半,還得隨時停車,這種隱性的損失和影響不僅僅關系到所在地的八七廠的效益,更是給鐵路的細節(jié)管理也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沒有執(zhí)法權的鐵路管理部門,不應默守陳規(guī),任其發(fā)展,最便捷的途徑,用事實喚醒地方政府,陳述利弊,為了確保列車正常運行,必須對“鐵軌菜市”進行徹底有效的整治,這是對鐵路行車的負責,更是對生命莊嚴的呵護。(朱建科)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