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談判出現(xiàn)轉(zhuǎn)機
李鴻章醒來后說:“此血可救國也。”李鴻章遇刺,痛苦的是他一個人,但對整個談判確實是個大轉(zhuǎn)機。伊藤博文立即前來慰問,李鴻章故意做出不以為然、小事一樁的態(tài)度,搞得伊藤博文有些不好意思。
當天皇得知李鴻章被刺的消息后深為震驚,立即派出宮廷御醫(yī)為李鴻章治療,皇后親自縫制繃帶給李鴻章。李鴻章心里非常清楚,日本做的這一切并不代表他們的善心,無非是想在國際上挽回形象,進而繼續(xù)敲詐中國。25日,天皇發(fā)布一道命令,表示兩國兵爭尚未結束,兩國派出重臣進行談判,按照萬國通例,日本有責任保護李鴻章的安全,F(xiàn)在發(fā)生這樣的事,下賤至極,應按照法律處以刑法,以保護我國榮譽。
天皇的諭旨表面上是對李鴻章的安慰,但更重要的是刺殺事件在日本國民中引發(fā)效用。很多國民表示惋惜,覺得在“文明”的日本國發(fā)生如此極端的事,實在不可思議。為了彌補缺憾,日本國內(nèi)公私團體紛紛跑到李鴻章的住所慰問。當時的國際輿論出現(xiàn)同情中國的狀況,俄國、德國、美國、法國等國擔心日本一下子取得利益太大會傷害他們的利益,于是也給日本施壓。日本政府擔心李鴻章會以負傷為借口回國,并巧誘歐美各國,因此日本方面決定作出一些讓步。
3月28日,日本派人來告知李鴻章日本政府決定無條件休戰(zhàn)的決定,李鴻章用繃帶包裹著受傷的半邊臉,僅露出一只右眼,這只右眼不自覺地露出高興的神情。
根據(jù)李鴻章的提議,4月1日,日本政府將媾和的草案送到李鴻章住所來。日本方面提出合約草案不外乎朝鮮獨立、割地、賠款和最惠國待遇。
關于朝鮮問題問題,中國承認朝鮮從此以后為獨立國家,中日甲午海戰(zhàn)就因此而來,F(xiàn)在中國戰(zhàn)敗了,確實沒有太大的底氣同日本再爭論,本來朝鮮就不是中國的領土,李鴻章表示可以接受其獨立。
關于割地問題,日本想把遼東半島也割走,李鴻章表示遼東乃滿洲腹地,中國萬不能丟,如果日本堅持要割讓,中國只好苦戰(zhàn)到底。最后,日本在這個問題上讓步,只將臺灣和澎湖列島割走。
關于賠款問題,日本最開始想讓中國賠償三萬萬兩,后來因為李鴻章遇刺理虧,再加上西方國家的壓力,只好減少一億兩。
關于最惠國待遇,中國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并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
雖然最終省下了一億元的戰(zhàn)爭賠款,但是,這個條約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李鴻章能夠在中國如此羸弱的情況下,為國家爭取到利益,可見他卓越的外交能力。此外,李鴻章也曾在訪美期間據(jù)理力爭,為全世界華人勞工爭取到相關利益,可見他也并非是單純的賣國賊。他代表的只是晚清政府罷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