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土壤到底有多重要?離開它我們將無法生存(5)
時間:2015-12-15 08:41   來源:每日科技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生活在土壤中生物的多樣性迅速增長。新的無脊椎動物物種不斷出現,包括千足蟲、跳蟲、螨以及蜘蛛的早期祖先。到了大約3.6億年前,土壤已經發(fā)展到與今天的現代土壤相當相近的地步,其中的生物多樣性甚至已經與今天我們腳下的土壤相接近,其中也包括沼澤土壤和森林土壤。

  瑞塔萊克解釋道:“此時所有的土壤類型基本上都已經出現了,除了草原土。”草原還要等到大約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之后才會出現在地球上。

  土壤的歷史是由物理因素以及各種生命,通過數十億年前地質歷史早期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而成的。而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土壤的故事仍在繼續(xù)通過我們人類的活動而向前發(fā)展著。

  在1960年代以前,全球的氮循環(huán)基本上是平衡的。但在那之后,農業(yè)氮肥的使用量大致增加了800%。過量的營養(yǎng)物質和缺乏營養(yǎng)物質一樣,都是有害的——過量的氮元素被沖刷進入河道水體,造成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并引發(fā)藻類生長的大爆發(fā),此過程會大量產生一氧化二氮,這是一種危險的溫室氣體,對于人體是有害的。

  這樣的改變是氮循環(huán)體系在過去的25億年間所經歷的最為劇烈的變化,對于我們的食物供給和氣候穩(wěn)定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對土壤的翻耕破壞了土壤中的菌根結構,并造成土壤結構的破壞

  對于土壤中營養(yǎng)物質循環(huán)產生的擾動尤其令人感到擔憂,因為土壤系統(tǒng)對于外界施加的變化通常響應遲鈍——任何我們人類現在對土壤系統(tǒng)施加的破壞,后者都將需要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時間才能逐漸自我修復。

  土壤本身也可以成為一個溫室氣體排放來源。通過蓄積有機物質,土壤是一個主要的碳儲庫,使后者不會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入大氣。然而,當發(fā)生一些情況,比如泥炭沼澤生態(tài)遭受破壞,那么這些被固定的碳就會重新進入大氣。

  這樣的情況正在印度尼西亞大面積發(fā)生,那里的泥炭沼澤已經持續(xù)燃燒數月,每天釋放超過整個美國的大量二氧化碳,并因此被稱為是“21世紀的環(huán)境災難”。

  現代農業(yè)的一些做法對于植物菌根同樣會產生有害后果,削弱了我們的作物從土壤中獲取必須營養(yǎng)物質的能力并在這一過程中造成土壤基本結構的破壞。

  事實上,我們的農業(yè)正在逆轉數十億年來土壤的演化歷程并讓我們的土壤變得更容易遭受侵蝕破壞。實際上目前全球有接近一半的表土面積已經在過去的150年間遭受侵蝕,而這是土壤最為活躍,最為重要的一層。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女邦網 IT人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