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因為索金筆下的人物個個都是“精英”,所以他的作品既贏得了“高智商”的標簽,也招致了部分觀眾的反感。例如索金劇中那種無處不在的自由主義者的優(yōu)越感,就于《新聞編輯室》的Will身上集中爆發(fā),因此當這位新聞主播口若懸河地將各項數(shù)據(jù)傾瀉而出時,便有人批評他“賣弄”。但“賣弄”其實正是索金劇的魅力所在,所謂索金式的“?帷,只要是酷,耍耍其實也挺好的。
“傳媒人士必看”
《新聞編輯室》一傳入中國,便深得中國媒體人的喜愛,被貼上了“傳媒人士必看”的標簽。而普通網友也認為它“拍出了一種職業(yè)的性感與魅力”。
確實,看《新聞編輯室》,很像觀摩索金主持的一堂氣勢恢弘的“新聞課”。首先是該劇新聞氛圍的營造非常成功:新聞事件的波詭云譎、事件追蹤的步步驚心,媒體操守的時時考量,就連所配的音樂,也是新聞節(jié)目播出時的配樂。再就是信息量巨大的對白及專業(yè)直觀的角度,也仿佛給中國媒體人上了一堂授業(yè)解惑的專業(yè)課。有評論說,這部嚴肅而正直的劇集,既符合中國人“伸張正義”的價值觀,又解惑了我們對美國新聞圈工作流程及新聞理想的無知,且觸及了奧巴馬時代美國的各種問題,讓我們知道“美國的月亮也不一定圓”。
因而該劇中的沖突時時閃現(xiàn)在《新聞編輯室》中,每集都圍繞一個新聞事件,展開諸如新聞理念、操作手法、職業(yè)道德、倫理抉擇的辯論。這些看似重大的話題其實大多出自新聞學院教材上那些耳熟能詳?shù)穆殬I(yè)守則,例如多消息源求證、盡可能地采用直接引語、傳媒機構不可與政客或大公司發(fā)生利益糾葛等。但這些職業(yè)操守說起來簡單,卻是媒體人每天都會遇到的兩難抉擇,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一家媒體最寶貴的東西來自公眾的信任。
說起來,索金是很有一些新聞情結的。而《新聞編輯室》也并非索金第一部碰觸電視新聞題材的電視劇。早在1998年的《體育之夜》和2006年的《日落大道60號》,索金就講述了電視新聞人的故事。但《新聞編輯室》因為所牽涉的新聞劇情都是2010年后美國真實發(fā)生的新聞事件,因而使該劇更具備一種親臨新聞現(xiàn)場的真實感和貼近性,而這正是新聞媒體人最熟悉最崇尚的品質和氣質。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