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怎能變味
時間:2018-02-28 17:26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掃五窮”是秦嶺漢水流域千百年傳承下來的一項民俗,每年正月初五-初八,扮演者化妝成神話人物,走街串巷敲鑼打鼓走進百姓家中,為主人祈福、消災。寓意是掃除霉運,四季平安,六畜興旺。事后主人以財物相贈予以感謝。“掃五窮”延續(xù)于秦嶺以南漢江流域。寄托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愿望。
當今社會飛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過年已經失去了真正的“年味”。有些村村民扮演“五窮”、“社火”,豐富了人們過年期間的文化生活。
然而有些地方掃“五窮”掃完之后主家給的少了扮演者不走,還的再要個大紅包,搞的有些村民怨聲載道。走到路上遇到路過的車也要跑過去掃一下,有些大方的車主給個10元、20元的甚至更多,大家皆大歡喜。有時遇到一些賺錢不容易的車主給的少點或者前面已經有一波“五窮”掃過不愿意再出錢的,雙方僵持出現(xiàn)堵塞交通的事情也時有發(fā)生,鬧的大家都不愉快,路人也是罵聲一片。甚至有人說;“掃五窮是借著民俗搶錢”。
在年味變淡的今天,掃“五窮”在傳承民俗,寄托人們美好意愿的同時,我們也一定要規(guī)范民俗扮演者的行為,不的強行索要財物,不的激起民憤,相關部門和鎮(zhèn)村組織著要加強領導,使這一民俗深的人民喜愛,能夠久遠的走進尋常百姓家。(思恒)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