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網(wǎng)上吵得沸沸揚揚的是在去年秋天潘公凱的一個名為“中國現(xiàn)代美術之路”的課題發(fā)布會上的討論,爭論的雙方是朱青生和甘陽。這種討論會歷來就是樣子貨,一個博導,申請了一個國家科研經(jīng)費支持的課題。來的都是老朋友,其實就是捧捧場?尚Φ氖,一幫人忙著捧場,因為覺得對方不對,結果就吵了起來。朱青生前面說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甘陽后面說了些“驚天地,泣鬼神”的話。
-“我現(xiàn)在對美術界很失望,坦白說沒有看到任何一件作品比較有意思。當然,我發(fā)覺美術界已經(jīng)不可批評了,已經(jīng)超越批評了。大家的畫兒都賣得太好了。一個作品賣到一千萬就不能批評,除非我賣到一千兩百萬。”
-“我們認為美術和文學要感性,可能感性的東西比較走在前面,可以帶動或指出某種新的東西。理論構架的方面比較慢。而我比較失望的是目前你們沒有提出任何東西給我們思想界。另外一個目的就是附庸風雅。但現(xiàn)在的美術界,基本問題都不想。藝術根本上處在一個異化狀態(tài)。藝術應該是比較個性、個體性、匠心獨運的方式,但是現(xiàn)在大家都在玩兒裝置”
-“今天的問題根本不是‘現(xiàn)代不現(xiàn)代’,‘現(xiàn)代’以后,中國畫還是不是中國畫?中國文明還是不是中國文明?中國人還是不是中國人?這關系重大。少談‘多元’!”
-“公凱這個書唯一重要的就是‘傳統(tǒng)主義’。我相信也是公凱真正的心思所在;也是中國畫、中國美術‘現(xiàn)代性’的表現(xiàn)所在。”
-“所以說,我們從來沒有真正把握到西方和中國比較深刻的東西,每次都是按照我們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要求、我們自己最強烈的現(xiàn)代化要求把那個東西扭轉成巨謬。明明人家是反現(xiàn)代的東西,我們卻變成了肯定性的東西。每天都在發(fā)生這樣的事情。”
-“我本想最近幾年應該好一點兒,但這情形仍然在發(fā)生。我只是想說,我之所以認為你們美術界挺落后的,尤其以朱青生為代表,你們越認為你們玩兒得先進,越認為你們玩兒的接近西方,你們就越落后。天底下已經(jīng)沒什么新東西了。西方的思想界、學術界包括藝術界,已完全空空蕩蕩,你們還認為要和它接軌。現(xiàn)在哲學界、思想界連做西學的人都在回歸中國、反觀中國,只有你們美術界還在玩兒裝置,那個裝置技巧真的做得比西方高明,觀念卻極落后,我都見過,F(xiàn)在你們玩兒得越先進,越與國際接軌,開的國際會議越多,你們就越落后,你們沒有問題意識,沒有意識到你們應該做什么。回歸中國!”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m.sanmuled.cn/